饶这种能力是机器取代不聊,在未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一定不是更便宜、更好用的,一定是更美的,只有对美有所感悟,才能脱离价格战在更高的领域里奔跑。
不过,我个人理解,美不单单是从视觉上的。它是体现在方方面面的。
美妙,美味……就是耳朵和味蕾上的美。
那到这儿,怎么去锻炼这种设计感呢?
我目前能想到的唯一的提升方法就是多看,多听,多感受。
比如多看,用手机把平时生活中碰到的觉得丑的东西都拍下来,想想到底哪儿丑,哪儿不方便,要是让你做,你会设计成什么样。
然后把你觉得美的东西也拍下来,想一想哪个点打动了你,哪个元素吸引到你,如果让你设计,怎么设计还可以更完美一点?
还有就是多去参观一些创意博物馆,多看一些设计杂志,多观察生活,慢慢地,设计感就会被培养出来。美,是需要不断地接近和陶冶的。
其他方面的美也是如此。如果你们想到了什么好的方法,也出来大家一起参考讨论一下。”
康旭明首先发言,“我个人觉得就是多接触,多模仿,再创造属于自己的。就好像,我们时候最开始学习写字一样,那时不也是为了让字美吗?
可惜那个时候,都是会写就行,至于好不好看,认得出就行就更别提什么属于自己的创新了,那是书法家才干的事。”
青云飞把怀里的七换了个姿势,,“这点我也认同,现在,写字好看的人,录个视频还能获得奖励呢。”
尧里瓦斯则,“我觉得还是先接下来其他的,到时候再融会贯通。”
楚丽华看向大家,“如果你们也这么认为,那我就继续借花献佛了。反正我这些理论也都是从书上看来的。”
见大家都点头,楚丽华就接着,“那我就接着第二个,娱乐感吧。
这里我的娱乐感,并不是会讲一个笑话段子,就会娱乐了。而是把娱乐像基因一样侵入到血液中,侵入一个公司的文化中,产生娱乐福
娱乐精神搁到以前基本上都是和不务正业画等号的,是正经工作之外的消遣。
刚才过的福特汽车公司的亨利福特就过,工作就要好好工作,玩耍就要痛快地玩耍。
看,工业时代都是要把娱乐和工作分开的。福特的工厂以前有一个规定,就是不准员工笑,你笑一下可能就会影响整个流程的发展。
这都是有案例的,1940年福特公司的一位叫做约翰盖洛的高管被解雇的原因就是他和同事笑了一下,结果把生产线延误了大概半分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以前一定要严肃工作,但是现在呢,情况不一样了。如果不懂幽默,那人际关系可能就不是特别好大家都会更乐意和有幽默感的人一起玩耍,而不是嘴里话总是带刺的,对吧?
哪怕是服务行业,如果没有娱乐感,那用户可能就不会买账,好玩基本上已经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了。
现在这个时代新鲜事太多了想要吸引饶注意力,就得磨炼自己的娱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