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和业绩有所起伏,如果全部堆到简历中,人的表现就显得比较平。
如果我们删掉那几个为数不多的影响趋势的点就是示意图里的红点,同样会给人感觉你是不断进步的。这就是修饰简历的技巧。
说实话,后面这些,已经不是我个人的经验了,这都是我从书上看到的。但是我也要说出来,补充我自己见解的不完整性。”
楚丽华说完,看向孟宪祥的方向。
“对,这样就很好,真实,自然。继续。还有吗?”
“还有,就是注意用词。
今天很多大公司招聘,除非有“内部人士推荐”或者简称“内推”这样的内容词,否则简历通常都是由计算机先筛选一遍,才能进入到人员或者招聘主管的眼中。
我在不是那么大的公司,都是先通过电脑先筛选简历,我才会请前台帮我打印出来的。要不然太浪费纸了。
缺乏合适的关键词,或者充满了各种关键词,都是写简历的大忌。电脑系统识别不出需要的字词,就会直接跳过了。
比如说,有个牛人,以前在清华是读土木工程的,到美国后换到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
这样的经历在一些公司看来不算完全科班出身,因为土木工程学了5年,计算机只学了两年,会比一路计算机专业学上来的吃点亏。
但如果他把在清华的经历改写成“某年月,从清华获得工程本科学位”,不用强调是具体哪个系毕业的。
这样的确没有作假,但是大家得到的印象是本科接受了工程的通识教育,又是一个很好大学毕业的,硕士阶段接收了计算机的专业训练,这样的教育背景就非常完美了。
不过,跟公司业务对等的专业,而且专业范围比较广的,就需要具体点出来自己具体做的是什么了。
说了那么多,又打断了几次,可能已经不那么连贯了。我做个简单的总结。
简历既然叫简历,就不能太长,通常不超过两页,4纸正反两面为佳。但职业目标和与具体职位有关的技能和成绩是不能漏掉的。
简历的格式不需要太复杂,太花哨,但是需要设计得让人一眼能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信息,同时要让自己提供的信息构成一个完美的故事,能够呈现出自己的职业上升趋势。”
“丽华,相信我,你适合阅读,然后转化总结,再转述给其他人。你照着这个方向去找工作。肯定会大有一番作为的。特别是你的声音也很好听,肯定会有相当不错的优势的。”
“我行吗?我看人家那种带音频的公众号里,人家都有自己的主播了。”
“按照你刚才教我的,试着给大的公众号投简历,附上你的录音内容。我相信,他们听了,肯定会考虑你的。或者,哪怕现在人家不缺人,只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就是有机会的。”
“那,我现在就试试吧。”
“不是试试,而是全力以赴,相信自己。记住,我随时能给你做帮手,关于需要电脑操作的。”
楚丽华重重的点了点头,让孟宪祥去帮她照顾着小七,自己开始翻阅大量公众号,分类,试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