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王眼前飞个蚊子都历历在目,已经看到了还故作未觉,说道,“知孤者夫人也,可惜孤的一片诚心可能已被杜公美曲解了!”
秦会之和王氏侧耳聆听。
康王道,“孤的打算是派两鱼加着雁翎去淮西先安抚一番,那时岁赐也就定下来了,孤正好也就启动撤围计划,西岳北岳要撤回江南休整,再从江南输送粮食往江北以防各地饥馑,可是相爷你看,万事不由人,岁赐的数目孤又插不上什么话!”
他问邢秉懿,“你的私房钱还有多少,不行也给叶少蕴添一点儿。”
邢秉懿说,“叶少蕴没少朝我要钱,哪里还有多余的,军费每卒每天三十个大钱,五岳有多少人啊?建康大内就是铜钱堆出来的,我再都拿出去,太上太后们不要吃饭?”
秦会之和王氏走后,康王派右统制悄悄跟出去,一会儿,右统制回来向康王回禀,秦会之和王氏去了使馆。
康王哼一声,搂着邢娘子合衣午休了。
汴梁大内崇政殿,三十六名精壮的北岳军士抬起了赵桓的棺椁,一步步走出大门之外,上车出陈桥门北去李固渡。
汴梁百姓选出代表沿路徒护送,一路哭声。
正经说赵桓在汴梁的第一次上位是很得人心的,修园筑山一次没有过,金军来了反而拆园固城、宰鹿劳军,行政也兢兢业业,前后只封过十位夫人,实际得过子的不过三人。
道君在位时百孽丛生,其内佼佼的十大奸佞被他算计的几乎未剩一个,遍布天下州府的道观提点使全部被他撤销,省了天下一大笔开支。
尤其是他第二次回到汴梁,更是不惧危险一力守城,跑到垛口上放箭。
另外,人们对他的怀念中还渗夹着对朱皇后的缅怀,还有对道君的比较。
李固渡的码头上靠着一艘大船,是李纲从荆州派来的,尹待檄、唐古慧儿、兀颜彤和五百剑士将在这里登船,顺着泗淮去楚州。
朱凤英没同送行的人出城,大哥既然是去上京与姐姐相会没啥好难过的。
菜种子她收集好了交给唐古慧儿,委托她回去后种植,别的事就没什么了。
人都出城后,朱凤英也开始收拾,背好了一只包裹,那架穿云琴可怜的丢在房间里,弦都被她拉断了,朱凤英要去封龙山。
红米躲在一边,等朱凤英出门时拉住了她。
朱凤英说,“你们都有念想我没有,我去封龙山陪赵楷。”
红米说,“三殿下不是有遗命叫你去金州?你已被休了,再说你孤身一个去了封龙山怎么生活呢。”
朱凤英说,“九哥如果坚持抗战,我会遵从三哥之命去金州康王府生活,可这都议和了,是九哥先违背了三哥的意愿,我再去金州三哥就会生气了。”
红米道,“朱娘子你不许走,要走也等十姐回来和她说一声,要不然就是把麻烦丢给了十姐,你从不这么做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