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耀民坐在那里不说话,何明低着头象学生听老师训话。该说的说了,把程洪的意见也带给了俩位领导。
“何明,你再说说”见余耀民不说话鲁敏华又看向何明。
“程洪还说了干部使用上的问题,讲了熔炉熔炼的道理”何明无奈又传起话来,把程洪的一些想法转述给俩人:“我知道这很难做,他是要做干部中的一股清流,但他不是站在班子领导这个位置上思考的。”
“我认为他说的有些道理”鲁敏华很严肃地说道:“他只是建议,设想还是好的,也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
“有个屁的道理。”余耀民爆了一句粗口:“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打击李明哲,这是党同伐异的做法。”
“余书记”何明有些着急了,虽然程洪有这层意思,但他还是想替程洪辩解一番,最后被鲁敏华的眼神给堵了回去。
“让我怎么说呢?”余耀民冷冷地看着何明:“你一个党高官,我是县高官,敏华是县长。三个人都得被他程洪牵着鼻子走?象话吗?
你们都认为程洪说的做的都是正确的,我也知道李明哲这种做法会出现很大的问题。但你们想过没有,象程洪这样的人我们全县的干部队伍中能找出多少来?象李明哲这样的干部我们干部队伍中又有多少人?
他程洪要做清流,那他就呆在山沟里吧。山沟里的水够清。可流到我们县城的水是河流,是大江。我不怀疑程洪的党性原则和人品,但毕竟眼界还是有局限。
在这件事情上,程洪他没有私心?肯定是有的,先把自己放在大义之上,然后把李明哲拉下水。这心思他还是有的。”
“可他不在乎政治前途呀,也不喜欢政治上的套路。”何明不管鲁敏华的阻止无奈地辩解。
“哼,他在乎名声,他在乎他的道德和理念,他有精神洁癖。或者说他在政治上很幼稚。”余耀民冷冷地看着何明:“你不会也跟他一样幼稚吧?”何明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他根本就无法反驳余耀民。也许余耀民比他看得更透彻。
“不管是谁主政主持工作,首先是求稳,然后再建功。”余耀民语气缓和一些:“这是最起码的常识。站在全县的大局来说,先稳定局面,再谋求一个良好的干部工作环境和做事业的局面。要做好全县的工作,我需要的是一片大江,而不是一股清流。”
“我们可以以点带面嘛。”鲁敏华见余耀民语气缓和了接口笑道。
“以点带面得有人呀。”余耀民无奈地摇头:“为什么我坚持要让李明哲上,不就是要有一点代表?成功了他是代表,失败了他也是代表,只是正反两面而已。我可以给程洪和你何明机会,为什么就不能给李明哲机会呢?
成也好,败也罢何明别看着我,我知道你想说什么。群众的损失?这点损失我财政还是可以买单的,也买得起。”
“不用财政买单,物流公司可以消化得了。”鲁敏华忙解释,财政买单这话违纪了。财政支出可是有严格的纪律,还得要面对审计部门的审计监督,他们主要领导还要涉及到离任审计这道关口。
“你何明以为我没有准备呀?早就让人计算过了,损失有多大。”余耀民的语气再缓和了一些:“谁对谁错总得要尝试了之后才知道吧?合江村走出第一步,你和程洪也不敢肯定自己就能成功吧?
我看你与那个程洪是有些膨胀了。做起事来有些自以为是,可以随便质疑县委县政府的决策,甚至要对着干。别把自己放在清流这个道德的高度,谁能说自己没有一点小私心?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每一个细节,只能保证在方向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也不能只盯着李明哲不好的一面,还得要看到李明哲表现得好的一面。至少他还想干事,这一点比很多人都强。你们这样看人不好,对你对程洪都不好。
我是带班的人,你也是带班的人。怎么带好班还是有些心得体会。做到极至,也就是用人而已,把所有人的能量都有效在发挥出来。
你与程洪的意见难道我跟敏华看不出来想不出来?那只是理想,但现实是残酷的,一人难满十人意,更不要说千人万人了。最多也就是把准方向尽力为之。发挥出十之五六的效能就算不错了”余耀华说得有些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