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看着阿姐回来,听她继续往下。
大姐笑笑,:“我们纺织厂你去过的,应该还有印象吧?”
毛点点头,不知大姐为什么要这样问。
大姐想了想,道,像我一样,挡车工是织造企业的一线操作工,这个岗位关系到企业的产品质量、产量、销量等各个环节。
而纺织厂里的挡车工,基本上分为三类:前纺的、后纺的和织布的。
前纺的又分清花的、梳棉的、精梳的、并条的、粗纱的。后纺的分细纱的、络筒的、并线的、拈线的、络纬的。织布的分整经的、浆纱的、织布的、整理的。
而一般来,纺织厂里比较重要的岗位是细纱的和织布的,工资比其他的岗位较高,但是学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工作也很辛苦。其他的挡车工就容易些,基本上很多都是一些辅助性的工序。
不过总的来,能当上挡车工,那么就每个人本身的条件来,应该都差不太多。毕竟选拔到挡车的位置,最起码明在身体健康,操作技术各个方面都是相差不多的。
一般来,熟练的挡车工,是织造厂最基础的工人,但同时也是最易短缺的工种。
另外,相对来,熟练挡车工对企业忠诚度高,流动性较。
这样一来,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般挡车工当然在劳动力市场上一抓一大把,但如果想招一批技术熟练、得心应手的“老挡车工”,纺织厂的人事经理肯定要踏破铁鞋了。
但是从培养的角度看,从一个生手挡车工成长为熟练挡车工至少需要三年的实践,因此企业要培养一个熟练挡车工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但即使是同一个师傅,同一批时间培训出来的挡车工,后来有些一个人只能挡五台,也有的挡六台,而最多的一个人可以挡到10台,为什么?
毛也忍不住问:“是的呀,为什么后来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差别?”
大姐沉默会儿,道:“我觉得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个当然就是个体的差异,这一点我们当然要承认。但是我觉得,最重要还有一点就是要不断向最优秀的人学习,这才是不断提升自我的最好方式。”
“你是,要不断向身边最好的别人学习?”
“老古子有句话: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大姐,也有人,人生有三大幸运:上学时,遇到好老师,工作时,遇到一位好师傅,成家时,遇到一个好伴侣。
毛听完大姐的这些话,若有所思。
大姐笑了笑,:“我讲的也不一定就对,只不过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而已。”
毛想了想,:“看来有很多的东西,我还很缺乏的。”
“学习的事情,阿浦,阿好,我觉得你可以多去向他们请教,这是一条好的途径。特别是阿浦,他有过丰富经验的。”
讲到这里,大姐笑了笑,又道:“但是在我眼里,阿弟你并不比阿浦水平差的,不定以后还要能考上更好大学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