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道都知兵马使衙门,管的本来就是河东道的诸多府军。
而牧民、治理河东道,却是要有河东道的观察使、河东道诸州刺史、诸县明府知县。这些人,才是真正管理河东道百万子民的人。
不多时,在场的官员都将目光投向了兵马使王德厚。
只要是在太原城做官的,必然是要到太原王家参拜认门的。
而要想在太原城,乃至于是在河东道做好位子,没有太原王家的支持,是决然不可能坐得稳的。
只是近些年来,太原城的局势变了很多。
或者是,太原王家的内部发生了一些改变。
王家一门两紫袍,在河东道可谓是风光一时,更是将王家的声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王家的这两位紫袍。一个是河东道观察使王甫嘉,另一位就是前面这位河东道都知兵马使王德厚。而这两个出自王家的人,却并不是一条心的。
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
在河东道的官场上面,并不是一件什么隐晦的事情。
而在场的兵马使衙门里的官员们,也都不是傻子。能够坐在这里,自然也都是被兵马使王德厚视为心腹的人。之前王德厚这番话,便是要将河东道如今的局面,百姓的举动,以及可能发生的后果,都推给河东道的官府。
河东道观察使衙门以及各州刺史衙门、太原府衙门。
这是表态的时候,也是再次决定站位的机会。
太原折冲府。
都尉王德发,立马起身面对兵马使王德厚,开口便是语气坚定:“回兵马使,末将身负皇恩,幸有兵马使提携。河东道官府但有不力,末将愿为马前卒,誓死为兵马使稳定太原城!”
王德发乃是王德厚的胞弟,兄弟两在太原城一向互为表里。也正是有了王德发统辖太原折冲府,在太原城里王甫嘉才不能明目张胆的擅动王德厚。
有了王德发的率先表态,余下众人也立即反应过来,无不是表明态度,只要河东道出现乱象,河东道的诸多折冲府军便会听命兵马使王德厚,稳定局面,掌控河东道。
见到众人表明了态度,王德厚淡淡的笑着。
似乎城外正在经受灾难的百姓,只是一整个河东道大局上的一部分而已,是王德厚能够利用的工具之一。
看着在场众人,王德厚开口询问:“太原城官府最近在做什么?”
太原城官府,便是直指身为太原府少尹的王甫嘉。
有兵马使衙门的录事参军站起身,回答道:“官府在祈雨,官员们在传扬,朝廷会有帮助百姓度过难关。城中,衙门里的官差衙役,已经在管控防止城外的百姓进入太原城了。”
参军刚一完,又有文书站起身,先是轻笑一声,才开口道:“如今,除了太原城,下面的刺史衙门,大抵都是一样的。祈雨,夸口稳住百姓。而富户们,则是在囤积粮食。他们,大概是想乘机,等百姓手中的粮食吃完,田地里头的粮食又收不上来的时候,抬价贩卖粮食给百姓。”
听到这些消息,王德厚脸上微微的笑着。
开口道:“河东道诸府军军粮需看管好,各处军粮囤积加派人手守备,防止百姓走投无路之下,抢夺劫掠军粮!处兵马使衙门的军令,任何人不得靠近粮仓,更不允许一颗粮食放出去!”
这是要防止军粮在事态控制不住的时候,被官府的人拿去。
负责河东道军粮存储的官员,立马领命。
而王德厚紧接着,又开口下令:“各处兵马收回,全部返回营地。无令不得外出,如今河东道受灾,那些士卒还是不要出去骚扰百姓了……军中都尉、校尉,要加紧麾下将士操练。为朝廷!为陛下!看好军队,练好兵马!”
河东道的府军不打算管事了……
这个讯息,清晰的被传递出来。
在场众人顿时了然于心,纷纷起身称喏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