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是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通往关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也是后世“一带一路”向东南亚,东北亚延伸的重要节点。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之都,老工业基地的省城正在国内和国际层面上逐渐散发出更强更大的影响力。
凌晨四点多钟,天色还没有亮。
城市的霓虹还在闪烁,已经有出早摊的摊贩和环卫工人在忙碌了,习惯晨跑的人也早早地出了家门。
苏元记得前世曾经在网上看过一篇名为《凌晨三点不回家,成年人的世界是你想不到的心酸》的长贴。当时很多青年人纷纷转发并表示,这简直是说出了我的心声啊!
每晚华灯初上,城市灯火辉煌,这璀璨夜景背后,藏着多少为生活拼尽全力的加班族。这篇文章里大概描述了几个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城市青年,凌晨三点因为工作还在加班的故事。
初入职场的实习生,在深夜里赶工,因为电脑问题将近百页PPT都将重新来过;
广告公司的客户经理,为了让客户满意,直到凌晨也无暇顾及远道而来的男友;
一直在忙于手术的护士长无暇顾及发高烧的女儿,无比揪心与难过……
加班已经是十多年后的年轻人工作的常态了,现实的压力对于那一代的年轻人算得上是挺苛刻的,上有四位老人,下有小孩,中间有房贷车贷,生活重担如山倒,沉重得让你无法早睡。
职场压力不尽相同,却大多相似。大概每个人虽然每天自己累死累活工作,却总是感觉精力不够用。
程序员总有敲不完的代码、编辑从没有处理完的稿件、设计面对永远不满意的甲方、销售则会有天天有难缠的客户……很多人在日常工作时间后,从总是觉得工作没做完,选择加班加点去完成任务。
很多年轻人连续几周加班到深夜,只有在下班一个人坐地铁的时候才觉得可以喘过来气,不用微笑不用说话面无表情地放空自己,只有这个时候觉得倍感脆弱,想回家。
当各大官微都在叫嚣着“90后秃了”“80后枸杞红枣养生之道……”这些调侃背后无疑不彰显那一代年轻人无可逃避的生活压力和脆弱。.
等苏元他们这届高中生大学毕业,刚好刚上生存压力极大的社会现状。
究竟要多努力才能攒够买房子的首付?
每个月的车贷房贷,我该怎么办?
天天加班,我是不是要换个工作了?
快30岁了,连个对象都没有
到底留在这个大城市里对不对?
哈佛大学做过一个关于压力的测验,当志愿者被告知,人的身体对于压力反应是积极并且有效的时候,许多志愿者在测试后表示,当主观赋予压力积极作用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少了一份焦虑,多了一份自信。结果也说明面对压力,你怎样看待它才至关重要。
RB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时提及,当我跑步的时候可以舒缓写作带来的压力,让我更加冷静与理智。
在苏元看来,生活与工作对于每一个人而言,压力都如影随形,选择逃避或者消极面对,只会让压力肆意感染自己的情绪,慢慢影响到身体健康。缓解压力最好方式就是坦然面对,无论面对任何困苦的情况下都不能自怨自艾,自暴自弃,更不能将之宣泄在亲近的人身上。青年人的家庭当中,家暴的产生,这方面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选择一个城市,关键还是要看这座城市适不适合你生活和工作,如果不适合,选择离开,不要被繁华掩盖了眼睛。
黑色奥迪车疾驰在车流当中,城市凌晨的灯光交错照射进车内,少年人的脸上蒙了一层变换不定的光芒。唯一没有变化的是他的眼睛,依旧清澈,深邃。
身后有人伸手捶了他一下,是后座的孙浣。
“你在想什么,上车以后就没见说话呢。”
苏元笑了笑,道:“我在想今后如果在省城这种大城市里面生活,压力会有多大。”
开车的是位三十来岁的女性,藏青色小翻领女士西装,短发,圆脸,精明干练,听到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少年突然来了这么一句很有感触的话,她有些惊讶。
她大学毕业就留在这里,在这座城市打拼了十多年,压力有多大,她内心非常清楚,可这种感慨不应该从一个少年人的嘴里说出来,他还在享受象牙塔里无忧无虑的安静时光,不应该有这种感触才对。
她微微侧头,眼角余光观察到了少年的侧脸,浓密发丝蓬松洒逸,脸颊线条还没有男人的硬朗,属于少年人的那种柔和。鼻梁挺直,嘴唇略薄,嘴角总是微微地翘着,唇上有些淡淡的绒须,这是一张很容易博得女孩们好感的清逸脸孔。难怪老板的女儿会邀请他来省城玩,不会是……
她微微摇头,如果真是那样,这个少年的青涩感情恐怕不会有好结果了。老板的女儿可不是什么人都有资格惦记的。古老的门第观念在现如今这个年代依旧存在。朱门对竹门这种事情太不现实了。现在的他们还不懂,等到将来都长大了才会明白,地位门第的差距是不可跨越的天堑,是多么难以弥补。再刻骨铭心的感情也会被残酷现实无情碾碎。
如果她知道旁边这小子不仅惦记她老板的女儿,同时还喜欢着老板女儿旁边的那个漂亮姑娘,她肯定会惊掉眼珠子,甚至正在驾驶的车辆发生失控都有可能。
这小子不是有病,就是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