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整个石镇就只有一个学校,除了那几个离镇近的村子可以把孩子送去念书之外,其他的村子都离石镇镇太远了,让孩子每天走路去念书根本就不可能。
介于这样的情况很多家长直接就放弃了让孩子念书的想法,长此以往孩子不念书也成了那些村子的常态,没有人会觉得不让孩子学是个不负责的行为。
“嗯嗯,我觉得旭阳你的申请下来了到时候一定会有很多人愿意留下来,毕竟那些当爸当妈的年轻人出去闯荡过,知道一个文盲要想在大城市生活下来有多么的困难。”
“他们应该也意识到没有文化有多么吃亏。”
刘兴山真的很佩服林旭阳,因为他做事不仅仅考虑很周全,而且眼光也很长远,单单想出那个乡村学校到怎么留住年轻人,每一步他都考虑得很周到也很全面。
如果让自己工作半年就想到这些,那根本就不可能办得到。
刘兴山觉得林旭阳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么细致这和他本身沉稳的性格和极强的责任感有关。
第一次听到林旭阳汇报工作总结的时候是听他汇报自己刚刚到石花村的见闻以及自己学习到的一些农村的知识。
那个时候刘兴山只是觉得这个小伙子恐怕是个城市人,毕竟林旭阳说的那些见闻和学识在农村就是一些常识,只要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都知道。
然后刘兴山就注意到了林旭阳这个小伙子。
原本他以为林旭阳来到这里是来混日子的,毕竟不是每个城市人都能忍受在农村生活的不便和辛苦尤其是在石花村那种特别贫穷的村子。
只是后面每一次开月会林旭阳都让他觉得惊讶,因为林旭阳的汇报一次比一次让人惊喜。
在然后自己对林旭阳的看法慢慢就从当初的观望变成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