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铁心让车姬留下来,多少也有几分笼络她的意思。一来是人家身份高贵,不定哪还会求到人家的门上。二来可以让手下的人从她那里偷师,按照池丽格乐和牧水的聪慧程度,是很有可能慢慢学到窍门的。
一堆人在宴席上吃吃喝喝,每一个人都很是兴奋。姜铁心跟着大伙吃喝了一会,又敬了大伙一杯酒。然后借着酒劲,就直接回到自己的竹屋睡觉去了。他是实在撑不下去了,眼皮都感觉要睁不开了。酒醉倒是其次,主要是白指挥战斗耗费的心神太厉害。
“唉,给你。”
姜铁心接过车姬扔过来的一个瓶,然后问道:“这是什么啊?”
“好东西,安神醒脑。睡前闻一下,能够很快入睡。醒来闻一下,能够立刻精神。这一瓶就得一两金子,以后从我的货款里面扣掉。要不是看你太累,我都舍不得给你。这种香精的配料极为难得,可不是你卖的那种花露水是满大街都能找到的材料做出来的。”
“哼,你就吹吧。”
虽然姜铁心表达了自己的质疑,不过他确实很累,干脆也就把这东西下了。回到工匠为自己特意修建的竹屋,因为设计的时候,姜铁心特别提出了隔音的要求。所以那些工匠也就费了一些心力,效果总算还不错。
隔绝了外面的喧嚣,姜铁心打开瓶的瓶口闻了闻,然后就沉沉的睡了过去。这东西效果的确好,姜铁心直到被池丽格乐推醒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竟然睡得那么沉。好在睡着之前,他早就把瓶口盖上,要不然实在是浪费。
姜铁心把瓶的瓶口打开闻了一下,刹那间整个人都清醒过来,比寒冬腊月直接用冷水浇在头上的效果还要好。他问池丽格乐:“什么事?”
“有从王宫里来的黄门,正在门外等着宣旨。”
“你把他叫进来。另外你立刻去找车姬,她那么爱占便宜,不吃饱喝足是不会走的。把她手里的那些这种提神醒脑的东西全都要来,她要价多高我都要。如果她肯卖秘方,什么价钱我都肯谈。”
如果是普通人,肯定会因为好奇问一下姜铁心为什么。不过池丽格乐不会多嘴去问这个,而是立刻去做事。在门外候着的黄门很快进来,然后跟姜铁心喊道:“国君有旨。”
现在姜铁心虽然已经是伯爵,可是毕竟也只是一个伯爵。虽然不用跪地接旨,不过还是要抱拳行礼,以表示自己对国君的尊重:“平淮伯接旨。”
“国君,淮恒侯派使臣来谈判,君子城内三品以上官员,伯爵以上贵人速到大殿一起接见使臣。”
完正式的旨意以后,黄门又特意单独道:“平淮伯,国君着急接见使臣。老祖宗在跟我们分派任务的时候,特意了让我们催一下诸位贵人。”
“好,我这就去,有劳公公挂念。”姜铁心知道这会牧石应该在外面护卫,就朝外喊道,“牧石,取一两银子给公共当茶水钱。”
“多谢平淮伯。”
一两银子的大点,在黄门这个档次,已经不算少了,难怪这个黄门特意声谢谢。他口中所的老祖宗就是君襄公身边的大黄门,也是宦官当中最高的官职。那是君襄公身边的亲近之人,他君襄公着急,那就是真是着急了。
姜铁心出门骑上马,然后一路在道路上疾驰。好在夜里本来就人手,现在实行宵禁,就更加没有多少人了。他一路快马加鞭,没有半点停歇。往日能够跟上的牧石,这一次都被他给落下了好大一截。
没时间拴马,姜铁心就把马随意放在一边。反正这马是战马,训练的很通人性。只要没人来牵,不会自己乱跑。等一会牧石来牵走它,自然会找地方等候。
姜铁心自己走到王宫门口,然后亮出腰牌:“平淮伯姜铁心,奉旨前去大殿。”
守门的人跟着君襄公在城头上看到过姜铁心指挥乞活军的英姿,不过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等到验过腰牌以后,自有黄门在前面引路。等到姜铁心来到大殿以后,大殿内已经是人声鼎沸了。他的乞活军营地实在是太偏僻,以至于成了最后到的一个人。
姜铁心一贯不喜欢主动出风头,就站在大殿的最角落的一个地方。谁知君襄公坐在大殿北面的高处,居高临下视野开阔。虽然年纪不,可是眼神却好使的很。他看见了姜铁心,就召唤他:“平淮伯,你躲在角落里干什么?”
“微臣职位轻微,所以就站在后面了。”
“哈哈,你这子,这是在向寡人邀功吗?现在战事未平,所以还未来得及论功行赏。可是你的功劳谁人不知,前面自然有你的位置。你就站在大将军的后面吧。”
按照中州的规矩,在诸侯国议论国事的大殿上,文臣武将是分两边站着的。按照爵位来论,平淮伯是贵人,理应站在文臣那一边,毕竟文臣一般地位比武将要高一些。不过姜铁心又有一个左偏牙将的军职,又应该站在右侧。大将军姬行身为宗室,都要站在武将一侧。姜铁心作为乞活军主将,又是穿着一身军衣,自然站在武将一侧是没问题的。
武将当中,大将军地位最高。神武军的卫明忧是上将军,自然仅在其次。卫明忧此刻不在朝中,还有几个州郡的将军也在君子城外带领勤王之师。除了这些真正的领兵大将,其余的将军在职位上高的也要不少。不过多半是虚职,手里没有几个兵将。所以姜铁心得以直接站在姬行的后面,至于黑甲军的尉迟泰,手里只有三百人,名义上又是君姬的家将。所以即便他不但穿着军衣,甚至还穿着黑甲,却只能站在君姬的后面,就像一个无关紧要的随从一般。
等到姜铁心站好以后,君襄公扫过大殿,看到能来的人已经到齐。他跟大黄门道:“你看看人齐了,就宣淮恒侯的使臣上殿吧。”
大黄门点头听旨,然后浮尘一摆,朝着大殿之外喊道:“宣淮恒侯使臣上殿。”
大殿门口站着的黄门听到喊声,接着朝外喊道:“宣淮恒侯使臣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