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一直留在军中或在地方上做个军官,实在是埋没了你的才能,现在我想为你加百户衔,推荐你去登州海军学院学习。”
解和担心戚继光少年得志,好胜心强,不愿去学院学习,又苦口婆心向他详细解释其中的利弊之处。
“元敬,现在大明境内十分太平,像蜀王这等无脑造反的家伙会越来越少,你即使能做到千户之职,将来也无法施展你的一身才能。”
“而海军学院则不同,想必元敬也读过我家小叔所著《地理》一书,这个世界广阔无边,但中间却被一望无垠的大海阻隔。”
解和的神色变得激动起来,大声鼓励戚继光:“元敬,大明朝廷想要真正一统天下,必须得从海上用兵,到时候元敬应该是已经学有所成。”
“再加上你拥有的天生将帅之才能,将来的成就不可限量,必高于我等许多,与王守仁大人也许能并驾齐驱,不知元敬意下如何?”
郑闲和秦成没有料到解和竟然如此看重戚继光,竟然将他与靖海候王守仁相提并论,而且言语中十分看好戚继光的未来。
想那王守仁自从被解淳荐举进武学院出仕以来,在与蒙古部落和南洋海上作战中,足智多谋,运筹帷幄,无论在陆地作战和海洋上作战,向来从无一败。
是大明世人公认的‘不败将军靖海候’,军队中神一级的人物,在如今的大明朝野仅次于祥瑞候解淳一人之下。
解和竟然说戚继光将来的成就能与王守仁不相上下,这是多么大的赞赏和看重啊!郑闲、秦成与解和三人的目光一齐直视戚继光,看他作出如何选择?
戚继光并没有陷入解和为他铺就的锦绣前程所迷惑,而是皱紧眉头思忖许久后,方坚定的拿准主意,向解和郑重施礼道谢。
“光多谢解大人的看重,不吝为光指点一条光明大道。光一定在海军学院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圣上和大明朝廷,为大明江山社稷开疆扩土,奉献光的一生而无怨无悔。”
解和赞许的点点头,哈哈大笑着把戚继光扶起来,并当场任命戚继光为卫所百户官,正六品武官一职,并签发任命文书及赐以印鉴等。
这是解和作为四川右布政使能够自行任命的最高官职,只要循例前往兵部报备一下即可,也由此可见解和对戚继光的破格看重。
解和又思虑到此次自己独力剿灭蜀王的叛乱,并且斩杀蜀王及其首要将领,已经完全平息战乱。
正满腔兴致勃勃快速赶过来征讨蜀王的正德皇帝,不知道闻讯后会如何大发雷霆之怒,将来会如何对付自己。
也不知道平灭叛乱对自己是福还是祸,前程未卜之下,解和破天荒的犹豫许久。
他生怕将来因为自己今天的破格提拨,让别人将对自己的怨恨,转移到戚继光身上,由此耽误了戚继光的一生,埋没了这个天赋将帅之才的未来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