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医学院和王恕闲聊的解淳,闻听之后也大为惊喜,自从朱颖步入二十岁之后,他就不再采取避孕手段。
毕竟在古代社会,女子若不生儿育女,会承受到很大的精神压力,无论她的地位高低,尊贵或卑贱,都会有人暗中非议或当面羞辱。
但朱颖却一直没有怀孕,这些年她总是烧香礼佛,祈愿上天能赐以子嗣,甚至有时候自怨自艾,承受的精神压力可想而知。
解淳立刻赶回住处,又仔细诊断一番,确诊无误后,又开了保胎药方,这才欣喜的下令赏赐所有下人,又叫人小心侍候朱颖。
他则忙着写书信,又派人向京师弘治皇帝和宜川解家长辈们报喜,毕竟是朱颖怀的第一胎,双方父母都渴望巳久。
解淳也不再游山玩水,四下游览山水美景,而是每天陪伴着朱颖,为她调养身体。
直到医学院招生开学时,朱颖也己经进入稳固期,解淳这才放下心来,来到医学院当山长。
祥瑞候亲自教学医学院的学子,这个消息在三原县及西安府传扬开来,报名的人数远远超过王恕父子的心理预算。
有这么多人报考医学院,这是由于解淳早前提出的提高医生待遇,朝廷又设立医官所致。
一些平民子弟或刚释奴为民的子弟,他们的根基浅薄,无法和有钱子弟竞争科场考试名额,或者没有资格参加科考。
他们略道文理后,便把目光投向医学,毕竟常言说的好:“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陕西一地学习医学者甚多,毕竟学成医术后,不光能有份不错的工作,还有可能做医官。
本着优中挑优的原则,几经挑选考核,才挑出二百名学子成为医学院第一期学员。
他们大多己经通晓些医术,年纪也均在十人岁左右,若放在后世社会中,也是赤脚医生的水平,若再跟着学习二三年,医治水平更高上一筹。
解淳想在第一期学员中挑选出优秀者,培养成医学院的教师,以后接过解淳的教鞭,你叫解淳常年累月教导学生,你还不如先杀了他吧!
无论前世今生,他哪里有这份耐心和兴趣教授学生,他的最高理想便是游山玩水,陶冶情操,用画笔书写大好河山。
说到学生,解淳才猛然想起自己在振宁百户所还有个亲传弟子吴疾,这小子今年也快二十岁了,跟随着自己学到一身好医术,三年前回家乡举办婚礼。
自己作为人家的师傅,总是放养也太不地道,便手书一封书信,遣人绐吴疾送去,邀约亲传弟子夫妇来三原医学院居住,跟着自己进修医学。
为了自己一年后能自由自在的游玩,解淳难得正而八经教授起学员,冬天时节他又让人打造火炉,在教室中打通墙壁,用砖砌上火墙。
这样即便外面大雪飘扬,医学院的学子们也能在温暖的教室中学习,试问哪个学子不好好学习,能对得起他们的山长祥瑞候吗?
乘着天气不算太寒冷之际,解淳把朱颖送回宜川县解家庄,在家中过了几天后,便告别家中的亲人,迅速赶回三原县医学院继续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