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科幻 > 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 第23章 艰难的处境

第23章 艰难的处境

11月底。

李杰再次回到燕京,一切都变了。

摇滚圈,一片静默。

连专辑过审的难度都增加了,稍微不对劲的名字都过不了审。

有杀错,无放过。

本就不‘富裕’的日子,顿时雪上加霜。

眼看燕京这边没什么事,魔岩唱片分部的人撤走大半。

既不能发专辑,又不能有其他活动,还留那么多人干嘛?

贾敏树回了宝岛。

滚石那边刚刚把伍百的乐队签到魔岩唱片,他要回去帮忙制作china blue乐队的下一张专辑。

那张专辑叫《爱情的尽头》,里面暂定有《挪威的森林》、《last dance》、《夏夜晚风》。

老贾临走之前还跟李杰开玩笑,他要把china blue乐队拉到燕京过来做专辑。

事实证明,他这个只是玩笑。

伍百已经找准了自己的风格,没必要再从外面去找制作人。

贾敏树回去只是担任专辑的监制,并不参与作词、作曲和编曲工作。

毕竟,音乐是一件很私人的事。

特别是对摇滚乐队而言,如果连词、曲都不能独立完成,那不能称之为乐队。

那叫团体。

老贾走了没多久,张裴仁也回了宝岛。

然后。

李杰成了魔岩唱片燕京分部的代行总经理,有什么开支、事情都要找他,准确来说是找李戒。

刚成为代行总经理,他就任命李戒为副总经理。

至于他本人。

他在家带娃,从宝岛回来,毛毛准备开个店,开一家奶茶店。

如今,燕京也有奶茶店,不过,要么是那种传统的中式奶茶,要么是各种奶精冲泡的科技奶茶。

没有后世那种台式奶茶。

对于毛毛‘创业’的事,不论是老周夫妇,还是毛毛爸妈,都非常支持。

李杰在燕莎商场专门租了一间店面。

只租不买,不是买不起,而是人家不卖。

燕莎商场是燕京最早的高档商圈之一,既然要开奶茶店,还是那种手打的奶茶。

肯定要选一个好地方。

转眼。

时间进入12月,有钱开道,铺子已经租了下来,毛毛每天都忙得东跑西窜。

李杰没给她帮忙,只是前期出谋画策,后续都是她自己负责。

如果什么事都是他办了,还锻炼什么?

“爸,您怎么来了?”

这天下午,毛毛回到家里,看到老周在场,顿时脚步一停。

“你爸啊,他也退了。”

周母笑呵呵的说道:“这次过来就不走了。”

“那是好事啊。”

毛毛笑着道:“免得爸一个人在长安,怪孤单的。”

说着,毛毛也明白了。

难怪前段时间卡子把对面那间房子买了下来,那间房子明显是用来给爸妈住的。

他们现在住的地方还是当初结婚的那套房子,之前买的新房子还在装修,他们准备过两年再住。

而这个房子有点小,是个小两居,住一大家子人肯定是住不下。

“你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啊。”

趁着无人的时候,毛毛揪了一下李杰。

公公退休来燕京,她怎么也该去接一接人。

“他们不让说。”

李杰一边哄着孩子,一边低声道。

“妈看你最近忙,就没告诉你。”

“那你也跟我说一声。”

毛毛白了他一眼:“店里的事,什么时候忙都不一样。”

“咱爸妈不是那么小气的人。”

李杰呵呵一笑,这种事,老周夫妇一点都没在意。

至于他们为什么提前退休,还搬来燕京,那是因为‘借钱’的人太多了。

去年报纸上刊登的一些信息,传啊传,传到了长安当地报社的耳中,然后他们一看。

好嘛。

这是咱长安人啊!

必须报道报道。

消息一见报,家里的门槛都被踏破了。

十年八年没联系的远亲、朋友、同事什么的,都来了。

老周是不堪其扰。

不是他抠门。

如果是经常走动的亲戚、好友遇到事了,该借点就借,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凭什么借?

这个口子不能乱开。

开了这个,便是万贯家财也禁不住借。

所以。

老周提前办了退休。

收到他的退休申请,团里是光速审批,现在的编制很精贵,退一个,进一个。

办完退休,他就来了燕京。

什么年限满不满,那都不重要了。

从前,他们是担心儿子的事业不稳定,有他们的退休金,好歹是一条退路。

现在?

哪里不稳定了?

儿子一年的收入顶他们两个人一辈子,就这,还有什么好担心的,退休之后是80%、90%,那都无关紧要。

有了老周,李杰总算可以解放一些。

未来一个月,他也要忙了。

他接了一个活,给林艺莲制作下一张专辑,专辑的主题曲他已经写好了。

《词不达意》,原曲是羊毛衫乐队的单曲《munication》,发行于2003年。

专辑里剩下的九首歌都是围绕着《词不达意》写的,都是李杰自己的原创作品。

不过。

专辑正式录制要到年后,李杰年前的工作是把器乐部分给录完。

“杰哥,早。”

“老哥,早。”

来到燕京电视台录音棚,李杰跟李戒打了声招呼。

“早。”

听到动静,李戒和老哥都回过头来。

这次的录制地点不在百花录音棚,而是燕京电视台的棚,不选百花,一是那边棚时很紧张。

二嘛,燕京电视台的棚更适合录制流行乐。

前年,燕京电视台从小日子引进了一套48轨数字录音系统。

一般而言,流行音乐的音轨更多。

吉他、鼓、弦乐、钢琴、电子乐、人声等等,每一种音源至少要占一个到数个音轨。

百花录音棚那边的录音系统只有24轨,比这边少了一倍。

其实,24轨也够用了,

只要把每种音源放在同一轨,绰绰有余,但那么做会相对麻烦一点。

轨数越多,录制越方便。

等时间进入千禧年,特别是05-06年往后,一首歌有上百条音轨也不算罕见。

没过多久,录音的乐手们陆续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