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旁边的人说:“我受伤了。”
这话,太伤士气,太让人失望。忍辱负重三年,就是为了今朝,士会甚至主动让出中军帅,为什么?就是为了支持你郤克。
小小的伤痛就不堪忍受,准备退出战场包扎。如今正是胶着时刻,如果中军帅的战车临时退出,晋军必然惊恐,整个战役,瞬间将有崩溃的危险。
仇没报,耻更深。
御手解张淡然说道:“从一开始交战,箭就穿透了我的手肘,我折断箭杆继续驾车;左边的车轮都染成红黑色,也不敢说半个‘伤’字。您还是忍着点吧!”
车右郑丘缓也说:“从一开始交战,如果遇到危险,我必定下车去推,您难道了解吗?不过您真是受伤了!”
解张又说:“三军的耳目,全在我们的旗子和鼓声,前进后退都要听从它。这辆车子,不挥撤退的旗,不打退兵的鼓,战事就可以完成。为什么一点伤痛就要败坏国君的大事呢?出兵前,在祖庙接受命令,身披盔甲,手执武器,本来就抱定必死的决心;虽然受伤,还没有到死的程度,您还是尽力而为吧!”
说完左手握着马缰,右手抡起鼓槌击鼓,战马迅速向前冲去,将士们也跟着向前冲去。
有时候,选择正义直言勇敢无畏的辅佐者,比选择聪明的、富有的、怕死的、有身份地位的,强百倍。如果没有这两位阻止,战况如何,不敢确定。
郤克猛然醒悟。作为元帅,拼死作战责无旁贷,而且自己率领大军是来雪耻的,这点儿伤痛就要撤退,岂能成大事?他忍住伤痛,奋力敲响战鼓,晋国大军跟着中军战车,排山倒海般压上去。
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满眼都是血雨断臂横尸,只要不死,就继续战斗。这就是战士,穿上铠甲的那一刻,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这就是元帅,血流满身,绝不退却。
两军相遇,勇者胜。
齐军退却了,不得不退,不得不撤,不得不逃。晋军主帅的旗帜飘扬,战鼓如雷,将士们斗志高昂,如饿虎扑食,杀向齐军。
联军追击齐军,绕着华不注山(今山东济南附近的华山),一直追了三圈。
这一战,把齐国打的一败涂地。那位曾经狂妄叫卖勇气的高固,没了踪影;那位豪气干云,叫嚣‘灭此朝食’的齐顷公,更加狼狈。
齐军,败了,败的很惨,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