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之上,有个人被楚国的大臣熊负羁活捉了,就是荀首的儿子——荀罃。这位荀罃,可不是一般人。
荀首是荀林父的弟弟,担任下军大夫,谥号为庄。由于晋平公的宠幸,得以另立宗庙,封地在智,是智氏的先祖。这个家族后来就称智氏,所以荀罃也称智罃。
后来韩、赵、魏三家灭的智伯,就是他的后代。
荀首非常看重这个儿子,早已把他内定为自己的接班人。这次带他来战场,原本想让他见识一下风雨,没想到会出现这种意外。
没照顾好儿子,让他心痛自责。但他毅然决定,要活捉楚国的大人物,作为将来交换人质的砝码,所以,他率领属下,重返战场。
战场败局已定,到处都是楚军,此刻返回,九死一生。但为了拯救儿子,他必须回去,虽死无憾。
舔犊之情,无以复加。
那位狼狈逃归的魏锜,跟智罃私交不错,帮忙驾驭战车。由于荀首人品很好,关心属下,深得军心,很多下军士兵听说他要回去救儿子,都愿意跟随死战。
荀首率领有限的战士,杀回战场。每次抽箭发射,如果是利箭,就放到魏锜的箭袋里,因为他知道,魏锜射术精湛,关键时刻必有大用。
魏锜发怒:“你不赶快去寻找儿子,反而爱惜蒲柳,这东西多得是,难道用得完吗?”
荀首沉稳地说:“必须得到别人的儿子,才能救回我的儿子,利箭不能随便浪费。”
作为未来的中军帅,值得期待。
第一个倒霉蛋是谁呢?就是那位连尹襄老。自从得到夏姬后,他仿佛年轻几十岁,战场上更是勇往直前,舍生忘死,拼尽全力以报答楚庄王的知遇之恩。
这次他很不走运,根本没想到晋军有人敢杀个回马枪,结果被荀首一箭射死。
美人娶回家还不到一年,他就命赴黄泉,真是有福也无法享受。难道夏姬真是‘不祥之人’?这无形中又加重了她的罪过。
紧接着,荀首又射中楚庄王的儿子谷臣,这个人很有价值。眼看败局已定,不能再深入,有这两个人,足以换回自己的儿子,于是装载上连尹襄老的尸体,囚禁了谷臣,然后回国。
十年以后,公元前588年,荀首已经是中军副帅,晋楚协商交换人质,智罃终于回国。智罃,将成为楚国又一个劲敌。
走在中原大地,到处都可能是战场,曾经喊杀震天,血肉横飞;曾经尸骨累累,千里荒芜;曾经生死离别,演绎过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战争,充满血腥,也充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