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历史 > 春秋风云録 > 问鼎中原

这要干什么?不像是来请领导检阅的,分明是要挟,是示威,是恫吓。

如此军容,列阵郊区,让王室胆战心惊。

南蛮之人,不讲礼仪,什么事都可能干得出来。周定王刚刚即位,楚庄王就给他来个下马威,这让真王非常难堪,也非常恐惧。懂不懂‘礼’,天子脚下,禁止大声喧哗,太野蛮了!

生死抉择时刻,周定王派出了一个著名的人物——王孙满。

各位还记得这位神童吗?七八岁的时候,就预言了秦军的崤山之败。如今过去了二十年,他已经长大,不再是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大家早已对他刮目相看。

周定王派他来慰劳楚军,名义是慰劳,实际就是来探探虚实。你楚国大军压境,耀武扬威,到底想干什么?有没有王法?懂不懂规矩?

他坚信,王孙满,一定能超额完成任务。

此时的楚庄王,意气风发,根本没把王孙满放在眼里。小时候聪明,人间烟火吃多了,大了未必聪明。

闲聊几句后,楚庄王直接切入正题,问道:“我率军来此,就是想看看九鼎的大小什么样?轻重如何?”

成语‘问鼎中原’,就来自这里,比楚武王有魄力。

如果这个问题,从一个老百姓的嘴里说出来,那就好比农村人进北京,想看看故宫什么样。全当他没见过世面,图个新鲜,大不了成为茶余饭后的一句笑谈。

不过从楚庄王嘴里说出来,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这不是国家博物馆,谁都可以进,想看什么宝物,随便。

这是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普通人想都不敢想。京畿重地,你现在率领大军来到这里,就是想看九鼎那么简单吗?居心叵测。

九鼎到底有多重?王孙满也不知道,临时派人秤一秤,不现实。但是,面对嚣张的楚庄王,决不能说不知道,必须另辟蹊径,慷慨陈辞,打掉他的嚣张气焰。

王孙满小的时候就是神童,如今已经长大,岂能被楚庄王的问题难倒。

他张口既来:“鼎的大小轻重,在于德,而不在于鼎。从前夏朝有德,把远方的东西画成图像,让九州的长官进贡青铜,铸造九鼎,并且把图像铸在鼎上,让百姓知道神物和怪物。所以百姓进入川泽山林,就不会碰上螭魅魍魉这些鬼怪,因而能够使上下和谐,以承受上天的福佑。夏朝的末代君王夏桀,昏庸暴虐,九鼎迁于商,大约六百年;商朝的末代君王商纣,残暴无道,九鼎迁于周朝。

德行如果美善光明,鼎虽然小,重压千钧;如果奸邪昏乱,鼎虽然大,也是轻如微尘。上天赐福给明德的人,是有一定期限的。成王把九鼎固定在郏鄏(rǔ),占卜的结果是传世三十代,享国七百年,这是上天所命令的。今天周朝的德行虽然衰微,天命并没有改变。鼎的轻重,不可询问。”

这里,首次出现了成语‘魑魅魍魉’,比喻各种各样的坏蛋。

洋洋洒洒一通长篇大论,说白了,周朝天下能延续到如今,是‘以德服人’,不是以鼎压人。你军队再多,武力再强大,没有德行,不讲道义,是没有资格拥有九鼎的。

在王孙满面前,楚庄王就像一个小学生,认真听了一堂历史及思想品德教育课,深受启发。

德,太重要了!想称霸,必先注重德行啊!

真是‘三寸之舌,重于九鼎之郭’,一番大道理,说得楚庄王心悦诚服,真想把王孙满请到楚国,每天聆听教诲。如今远离国都,不知国内如何,他马上回心转意,客气送归王孙满,然后下令——撤退。

虽然没有见到‘九鼎’,但是,楚庄王问鼎中原的举动,震惊诸侯。昔日强悍威风,充满霸气,令诸侯胆战心惊的楚国,又回来了,而且更加可怕。

回军过程中,顺便到郑国边境骚扰一通,作为警告。冬季,郑穆公病逝。

这次楚庄王问鼎中原,发扬了楚国‘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勇气可嘉,也让他大名远播,震惊诸侯。楚庄王丝毫没有掩饰自己的野心,我就是要称王,就是要称霸,就是要去洛邑询问一下九鼎的重量

试问天下诸侯,谁敢争锋?

看看这几位成名的霸主,齐桓公——封禅,晋文公——请隧,楚庄王——问鼎,一个比一个牛。他们的内心,隐隐约约都想灭掉王室,自己取而代之。

其实,要想称霸,就必须有野心。不过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失败了,对于他们而言,相同的是野心,不同的是结局。

九鼎逃过一劫,得以继续陈列在王城洛邑。

到了战国时期,各国为了争夺九鼎,又生出许多精彩的故事。据《战国策》记载,运送一鼎,需要九万人,虽然有点夸张,鼎的轻重大小也可见一斑。

再后来,九鼎逐渐成为传说。

《汉书》记载,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没在彭城(今江苏徐州)的泗水之中,后来秦始皇曾派千人打捞无果。

《史记》记载,公元前255年,秦灭周,秦昭襄王将九鼎运往秦国,就没有了下文。但是,秦始皇统一天下,秦国并没有得到九鼎;他曾下令在泗水打捞,无果而终。

也有传说,周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周赧(nǎn)王,由于债台高垒,为了还债,偷偷把九鼎融掉铸钱了。如果真这样,实在太遗憾了。

关于九鼎,从此再无踪迹,传说也越来越神秘。

之后历朝历代,凡统一天下,都希望能找到九鼎,振兴国运。唐朝的武则天,宋朝的宋徽宗,都曾派人到三山五岳寻找九鼎的下落,终究没有踪迹。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他们重新铸造九鼎,以了却自己的遗憾,虽然都是赝品,如今也算国宝。

九鼎从铸造到现在,大约4000多年,身在何处,已经成了历史之谜。如果还隐藏在某个地方,恐怕也锈迹斑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