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辕涛涂没有跟他商议此事,申候自己发现这些弊端,发现老辕的私心,然后跟齐桓公汇报,可以理解。但是,人家把他当朋友,当知己,掏心窝子的话都说了;申候呢,却把辕涛涂当作一个进身台阶,一块登高的垫脚石。
人要卑鄙到这种程度,还有什么不能做的呢?他也是人,只不过是小人。小人不一定去偷去抢去骗,小人最大的特色就是‘耍阴谋’,谈笑间,就把别人给卖了,甚至包括国家。
齐桓公一听,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该死的辕涛涂,差点上了这家伙的大当。
有罪必罚,有功必赏,立刻下令,把虎牢赏赐给申侯。
虎牢是什么地方?前面已经介绍过,咽喉要道,易守难攻,兵家必争之地。当初郑庄公的母亲,为共叔段申请制邑(虎牢)为封邑,郑庄公坚决不答应,宁可把面积更大的京邑封给他,可见此地多么重要。
现在,申侯一句出卖他人、出卖郑国利益的话,就得到虎牢,不仅拥有自己的封邑,而且地势险峻。
申候心花怒放,却不料惹恼了一个人——郑文公。
搞明白点,这是我的地盘,凭什么你小白(齐桓公)一句话就赐给别人?那是我的虎牢,是郑国的虎牢,几代人辛辛苦苦打拼来的,绝不允给别人掌控。
但是,此时的郑文公不敢怒不敢言屁都不敢放。齐国的势力太强大了,齐桓公的威望高不可攀,如果此时敢提出半个不字,一定受辱。
最可恨的,是那个申候,你个吃里扒外的家伙!当着郑国的官,吃着郑国的粮,喝着郑国的水,却出卖着郑国的利益,可恨,可恨!这么多年,没看出来,竟然是个白眼狼。
郑文公最大的特点,能忍,一肚子怒火,憋在心里,表面对齐桓公还要毕恭毕敬。可是内心,对申候已经恨透了——小人,可、可、可恶的小人,不得好死。
这种人,留在身边,太危险。
郑文公能当上郑国国君,也不是个善茬。虎牢,我可以给你,没关系,反正城池也跑不了,申候不还是我的属下吗?惹不起霸主,还收拾不了你这个小人,慢慢来。
这边申候飞黄腾达了,那边辕涛涂可惨了。
玩弄鬼蜮伎俩,耍弄诸侯盟主,要付出代价。齐桓公立刻派人,把辕涛涂五花大绑,逮捕归案。
在政治堆里混,如果轻易相信别人,还不如相信天上会掉馅饼,捡不着起码砸不死。
辕涛涂被抓后,才知道自己被申侯卖,肠子都悔青了。如果是被别人发现自己的私心,那也就认命了,毕竟齐桓公手下各种人才都有,对于辕涛涂那点私心,不一定猜不到。
但是,被申候出卖,他心中像针扎一样痛。好你个小人申候,我那么信任你,掏心窝子的话都告诉你,你特么的却在盟主那里出卖我,在背后捅刀子,这一招太损了。
这一口被咬的,让辕涛涂永生铭记,恐怕他至死也不敢轻易再相信任何人了。人心难测,太可怕了!
有些人,不偷、不抢、不贪、不淫,不一定就是好人,骨子里可能更坏,只不过没有被发现。
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可以说多如牛毛。在社会上,他们有点地位,偶尔搞些阴谋诡计,但是,在那个小地方,只能算来算去算自己;历史长河中,他们太渺小了,小的无聊,小的可笑,还不如申候,把小人做到极致。
这次,申候真有点搞大了,结果被史学家记录下来,成为小人中的典范,也算遗臭万年。
辕涛涂就这样成了阶下囚,被捆绑着,运回齐国。
恨啊!如果天生一双慧眼,把这小人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复仇!必须复仇!只要躲过这次大劫,能活着回到陈国,一定要血债血偿!要让这个小人体会一下,被出卖的下场。
更糟糕的是,辕涛涂还连累了陈国。
秋季,在齐桓公指示下,鲁僖公率领江国、黄国,讨伐陈国,教训他们对盟主不忠。
公元前656年冬12月,齐桓公余怒未消,率领鲁、宋、卫、郑、许、曹共同伐陈。
面对诸侯联军,当了37年国君的陈宣公有苦难言,他真的没有背叛齐桓公,真的不知道辕涛涂的计谋,更没想到事情会如此发展。打,根本没赢的机会;解释,谁信啊!唯一而且最好的选择,就是赔礼道歉求和,向盟主表明忠心。
很快,陈国就得到齐桓公的原谅,双方订盟发誓之后,放回了辕涛涂。无论如何,他也是为了陈国,不能抛弃。
捡回一条老命,辕涛涂心中没有一点儿兴奋,反而郁闷至极,也惭愧至极。活了大半辈子,也坚持了半辈子真理,这次看走了眼,一个小人,差点把自己小命搭上,还连累国家。
头一次体味到被人出卖的滋味,那种刺痛,印在脑海,时刻如针扎一般。他不得不反省,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了。
可惜自己一番良苦用心,彻底被这个小人给毁了,还给陈国引来两次兵患,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
复仇,必须复仇,这几乎成了他唯一的人生目标。
除了他,郑文公也一直惦记着申候。不管辕涛涂怎样,申候为了一己之私,竟然出卖郑国的利益,郑文公不是傻子,甚至可以称为枭雄,岂能让这种人长期卧在自己身边?
屠刀,已经慢慢地举起,就看何时落下了。
小人,心眼坏,隐藏深,不好发现。在小人的领域,五十年出了一位申候,他没有达到巅峰级别,但绝对害人不浅。一不小心,爱国的辕涛涂就成了牺牲品,结果身陷囹圄大半年,可谓倒霉透顶。
纵观古今,小人,不常见,但遇到一个,绝对会让你恶心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