鄫国的灭亡,最终不了了之,谁也没有责任。国家的兴盛与灭亡,就像人的生与死一样,到头来总要湮没于历史之中,生存,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眼看晋国不来讨伐,莒国更加有恃无恐,把怨气都发泄到鲁国头上。为了获得更多鄫国的土地,在边境与鲁国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十多年不得安宁。
公元前565年夏季,为了划定鄫国的土地,莒国进攻鲁国东部边境。
公元前563年秋季,莒国趁着诸侯伐郑,再次伐鲁。
公元前561年春,莒国攻打鲁国东部边境,包围台地。季武子率军救援,趁机攻取郓城,夺取了那里的钟,回去后给鲁襄公制作了一个铜盘。
公元前559年,莒国入侵鲁国东部边境。
公元前558年,齐国想背叛晋国,却拿鲁国开刀,攻打北部边境,包围成地,鲁国不得不在成邑建造外城而邾国也趁火打劫,进攻鲁国南部边境。
十年来,因为鄫国的土地,鲁国不得安宁,四周都受到攻打。这种没完没了的打法,鲁国忍无可忍,派人去晋国诉苦,请盟主伸张正义。
晋悼公对这位小弟弟很关注,准备举行会盟,以讨伐莒国、邾国。不料,年纪轻轻的他,却得了不治之症,当年冬季病逝。讨伐莒、邾的事情,被搁置下来,更糟糕的是,晋国蒸蒸日上的霸业,突然间归于平淡。未来如何发展,诸侯都拭目以待。
公元前557年,晋平公继位。
3月,在湨梁j今河南济源西会盟诸侯,鲁襄公、宋平公、卫献公、郑简公、曹成公、莒子、邾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都亲自参加,齐国则派大臣高厚为代表。
会上,晋平公命令诸侯归还相互侵占的土地。
由于鲁国的缘故,晋国抓住了邾宣公和莒犁比公,然后命令他们,必须退回侵占的鄫国土地。如此做法,也算完成了父亲晋悼公未竟的遗愿。
不仅如此,且以串通齐、楚使者为由,把他们拘捕带回晋国。这点不合礼制,因为诸侯只能交给周天子处置。
莒、邾的国君是很糟糕,对外侵伐不断,对内压榨百姓,不过,若说他们串通齐、楚使者,真有点冤枉人了。
因为莒国、邾国的地理位置,就在齐、楚之间,两国使者往来的必经之路。使者经过,莒国、邾国也不能假装没看见,至少提供些衣食住行,也算人之常情。
邾宣公第二年就病逝,至于莒犁比公,后来的孟姜女哭长城,与他还有点关系。
事到如今,因为鄫国土地而引起的纠纷,并没有完结。
公元前556年冬,趁着齐国攻打鲁国北部,邾国突袭了鲁国的南部。
公元前554年春,诸侯盟于督扬,因为邾国多次侵犯鲁国,晋国抓住了邾悼公,重新划定邾、鲁边境,把漷水今山东邹城漷河以北的土地,都还给了鲁国。
邾国的遭遇,给莒国敲响警钟。
公元前553年春,鲁国与莒国在向地今山东省枣庄市驿城区东南聚会,莒国正式承认鲁国对鄫国土地的兼并,围绕鄫国的战争,算是告一段落。
鄫国灭亡了,太子巫逃亡到鲁国,当了个大夫,长期定居下来。虽然衣食无忧,终究物是人非怀念故土,为了纪念,他的后人以曾为姓氏。
曾氏在春秋末期出了著名的父子俩,他们都是孔子的徒弟,父亲曾皙,儿子曾参,都列入孔门七十二贤。特别是曾参,位列孔门十哲,受到后世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