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弗兰克斯图尔持最近在北美桥牌协会会刊上连载了题为阻击策略的论述。
他的观点是阻击策略是一项很难捉摸的课题。
因为第一、近年来许多专家扬弃了传统对阻击性开叫的牌情牌力要求,奉行对弱牌破套采取随便的破坏性叫牌方式,为了干扰对方叫牌,他们宁肯偶尔把伙伴也引入歧途。
另一个麻烦是一种阻击策略在某一场合是成功的,但在另一场合却彻底失败了。
弗兰克列举了以下他认为是从比较保守的观点引出的一些阻击策略原则。不要过早地阻击。
阻击的目的在于当对手有牌时,干扰他们的叫牌。
你手持大牌越多,就越没有理由进行阻击。有好的防守牌力时,避免阻击。
当你所持牌可以成为做其他定约的好明手牌时,避免阻击。
有好套时,避免随便阻击。特别是有套时,更应防止做有疑问的阻击。
第二家避免做有疑问的阻击。
一家对手已派司过,就应更多考虑,不做阻击叫。
然而大多数牌手在第三家位置上,愿意自由地做阻击叫,这种阻击叫无论如何不是建设性的。
第四家阻击叫应是强牌。
这花套控制大多时,避免阻击。有坚实花色套时,避免阻击。
现今风行烂牌阻击时,这样做更为必要。因为阻击叫将挤掉探寻成局甚至满贯的叫牌空间。
确定阻击时,不要犹豫延缓这一条是第一条的逆定理。
有时,加叫一阶或几阶伙伴所做的阻击开叫,会起到阻止对方叫到成局或满贯定约甚至引向错误定约的作用。
阻击的水平要恰到好处,例如有时应阻击到使对方难以叫到必成的满贯,却能使对方在成局定约上停叫。
有时则一下跳叫到最高阶的水平,例如伙伴开叫3,下家加倍,你直跳叫到6或7,以阻止对方叫出大小满贯。
对专家对手,这常是最佳策略。
伙伴已经开叫或争叫后,是否做阻击叫或牺牲叫,更要慎重,因为对方可能做不到成局定约。
综上所述,阻击叫有利有弊,确实是一项赌博。
成功与否,诚如英格兰的斯夸尔所说,要取决于对手的牌力和牌型。
据专家统计,桥牌比赛的胜负,百分之五十以上决定于叫牌。
那么,拿了一手弱牌,却有一个长套,可以用阻击叫来妨碍对手交换信息、防止他们叫出最佳定约,还有比这样叫更令人神往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