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使同学你们,也使我们,单是想着,你们慷慨地将青春交给我们负责,就不敢有半点怠惰。感谢同学们!
本来上面这摘文,重点在于何为教育。
但全方位诠释教育的意义和实质的同时,体现了对当今社会的深刻反思与批评。
当今社会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现实,越来越功利。
当今最为畅销的思维就是成功。
其实中国古代差不多也如此,那时讲究的是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二者有何不同?
后者也是追求个人意义的成功,但出发点与实际目的大不一样。
古代中国人对家族、祖宗无比重视,现今已然非常淡漠化。
那时候,个人几乎是完全依附于家族的,出人头地也是为了服从、服务于家族的。
普通贫寒子弟,基本就没有出头之日。
中国这样,国外大致上也大同小异。
相比之下,今天的所谓的成功,大部分都只作用于个体;最多再惠及个体的最亲近家人。
所以说上面提及的三点,一是有用或无用,二是效率高低,三是参与竞争,无不与能否成功紧密联系在一起。
那么,我们是否需要质询自己,人生是否必须服从、服务于成功??
其实未必。
绝大多数人们只是希望活的好些,有尊严些,不要混得很差、很惨。
再者,若每个人都以成功为己任,全部拼尽全力的话,又会是什么情况?
所有人都获得成功?
全部失败?
实际上人生本应丰富多彩,何须这般二元化?
人生本来就不是短跑比赛,大可不必争分夺秒、拼命向前。
返回棋局言归正传。
李铁如与王棋友,在右下角局部爆发一场小冲突,迅速和平解决。
局面平淡,双方各自开辟新战场。
之后不久,在左边白棋势力较强处,双方爆发了第二战。
接触战中,关键时刻李铁如似乎看到了一个一举击溃黑棋的机会。
当即陷入长考。
变化纷繁复杂,而且看起来白棋非常勉强。
深入计算下去,执意硬杀对方的话,一定必须放任对方冲到自己右边实空中去......
万一杀不死,自己可就惨透了。
想来想去,又顾虑长考时间也太长,还是没敢当场“动粗”。
白棋无奈地先自补一手。
黑棋显然发现了危险,随即也补住断点。
而后零星又有些许局部冲突,大都同样和平收场。
迅速划分界限,进入大官子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