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手棋,我只求51%的效率。”
记者愣住了,只求51%的效率?
众所周知,棋子效率越高越占优势,高效行棋,自古以来就是棋手追求的目标。
李昌镐又说:“我从来不想一举击溃对手。”
记者再追问,他沉默了。
为什么世界第一的棋手,每子只追求51%的效率?
职业围棋选手之间,即使有段位之差,胜负也只是在二三目之间。
一般的围棋有200—300手,每手51%的效率,即有一半以上的成功率。
150手51%的效率累积到最后也会稳拿胜券。
李昌镐最使对手们头痛的恰恰就是“半目胜”,一局棋几百手,最后清盘——赢半目。
那妙手不是更好吗?
不。思考下:
到底是下出51%的稳定发挥概率高,还是下出100%妙手的概率高?
妙手很美,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陷阱。
人追求一击致命的时候,正是自己最不冷静的时候,成功了不免沾沾自喜,失败了心神摇晃,下一步最容易一脚踩空。
全力之后,必有松懈;大明之后,必有大暗。
反倒是51%,每次都稳稳当当,日拱一卒,最后准赢。
无独有偶,请看下面另一领域出现的,反对过度追求高效率的摘文。
王安忆致学子:不要过于追求效率
人生问题和教育问题是相通的,做人和教人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人生中最值得追求的东西,也就是教育上最应该让学生得到的东西。
人生的价值,可用两个词来代表,一是幸福,二是优秀。
优秀,就是人之为人的精神禀赋发育良好,成为人性意义上的真正的人。
幸福,最重要的成分也是精神上的享受,因而是以优秀为前提的。
由此可见,二者皆取决于人性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而教育的使命即在于此。
教育即生长,教育的本义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灌输进一个容器。
依据于此,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教育应该使受教育者现在的生活就是幸福而有意义的,并以此为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
看教育是否成功,就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与幸福而有意义的人生这个目标相比,获得一个好职业之类的目标显得何其可怜。
——周国平
(王安忆老师在复旦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包含了她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教育的意义
王安忆
同学们:
下午好。
在这个庄严美好的时刻,能够代表导师们做一个发言,感到荣幸,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
你们更上一层,完成学业,真是令人欣喜的事情,我为你们高兴,更是羡慕你们。
我没有受过正统的高等教育,是我终身遗憾,也因此对学府生活心向往之,可说是个教育信仰者。
请不要把我当作一个在大学门外完成教养的范例。
事实上,倘若我能在学府中度过学习的日子,我会比现在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