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负对周亚夫说道:“将军三年后定然被封侯,卦侯之后再过八年,定为将相,持国柄,贵重一时,人臣中再无胜过将军者。不过,为相后再过九年而饿死。”
周亚夫一听,大笑道:“国太大概是开玩笑吧,吾之兄已代父亲为侯,又怎么会轮得上我呢?既然你说我贵重冠人臣,又怎么会饿死呢?”
许负指其口说道:“君有纵纹入口,此当为饿死之征也!如不信,且拭目以待!”
文帝听罢,亦感到不可理喻,遂对周亚夫道:
“朕的义母乃说说而已,卿姑且听之,不必在意。”
他说罢,又对邓通道:“爱卿也请朕的义母看看吧!”
邓通因刚才见许负的惊讶之状,遂问道:“国太是不是说邓通将来也会饿死?”
许负道:“不错,你将来也是饥饿而死!因为你也是纵纹入口,不过,你在饿死之前,亦官运亨通,受圣上封赏尤多,官可到上大夫。”
文帝听了许负对周亚夫和邓通的相评,认为她是在挖苦讽刺二人。
他估计,一定是二人对她礼数不周,故而她以这种诅咒式的言语对二人进行责骂。
但是,谁又有料想得到,后来的事实竟完全如许负所言!
三年后,周亚夫被封为条侯。
八年后,于景帝时,他任尉,因平定七王之乱有功,迁为丞相。
后因其子私购御用物品,受牵连被下狱,竟绝食而死。
而邓通,因受文帝宠幸,很快以黄头郎升为上大夫,前后受赏赐无数,乃至将蜀郡严道的铜山赐给他,许以铸钱,邓氏钱遍于天下,他的名字遂成为富有的代名词。
景帝即位,他被免官,不久家财尽被抄没。
他只得寄食他人,以致穷困饿死!
算命可信的依据六: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
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
曾国藩出生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
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
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
累迁内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
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
其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
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曾国藩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