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身长八九尺的老于似是回到了年轻力壮之时,浅笑言道,“非但如此,那些个读书人多半还会对吾等口诛笔伐。”
擅自领兵加害岐山公子,这名头可不轻啊。
“吾只求无愧于心,哪管他生前身后名。”老翁抚须大笑道,“今日,皇城纸贵,也该让那些个穷书生出些血啦!”
众人皆笑。
漫天风雪中,有一抹红衣提着一杆丈许长枪策马而来。
红衣怀里躺着一个十一二岁的紫袍少年,身后跟着十骑人马,皆身挂碧蓝铁甲,手握碧蓝长枪。
铁甲映雪,长枪乘风。
“吾等在此血染金甲,而他们不过是少了些许金银,哪配得上出血二字?况且,皇城的读书人可不穷困。”
老于瞧着已临近身前的数人,微微俯身,认真问道,“林卿,吾等是战死,还是自尽啊?”
老翁怀抱金斧,闭上双眸,浅笑道:“大周力士,唯有战死。”
老于微微颔首,喝道:“大周力士,死战!”
百来人尽皆以拳捶甲,而后右脚后撤了半步,将金斧负于身后,齐喝道:“喏!”
……
大周皇城,镐京。
内城金殿之上,皇主周文王坐卧于龙榻,正闭眸假寐。
周皇只随意披了一件墨色长衫,便是入梦之时,眉宇间也有淡淡忧愁。
“武儿,现在是什么时辰了啊?”
龙榻左侧,立着一个青年,身挂金袍,袍上绣有九条四爪金龙,腰悬一柄三尺螭龙剑。
正是数月前去南境边陲阳关走了一遭的周武王。
“禀父皇,巳时。”
周皇不曾睁开眼,淡淡问道:“你进殿寻孤,有何事?”
周武王躬身一礼,恭声言道:“殿外,文武百官已是等了二三个时辰了,儿臣特来问询,今日父皇可还要早朝?”
“皇朝的规矩,你可还记得?”
“儿臣不敢忘,卯时上朝进殿,君臣商议百事。”
周皇浅笑一声,信手拔出了武王腰上的螭龙剑,将之架在了青年的肩上。
“武儿,还有一条规矩,你怕是忘了。”
周武王倒也不甚惊惧,只略一蹙眉,问道:“不知父皇指的是哪一条?”
瞧见武王面色淡然,周皇顿觉无趣,将长剑放下,归入剑鞘。
“你在府中豢养了三千门客,皆有凌云之志,此事甚好。”
周武王躬身问道:“父皇从不猜忌儿臣,为何今日又提及门客之事?”
周皇似是颇有些疲倦,闭眸叹息了几声。
“林啃虎,于吃龙,赵立春,顾三战……”
这位大周最有权势的男子,于龙榻之上喃喃自语了足足一百零六个名字。
而后,他睁开眼,望向东边,怅然一叹。
“孤,要退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