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五天时间,大街小巷都开始传玄清宫伤害黑白两道人士的谣言,魔门天门也收到了这般谣言。
公孙智专心于查出那日陵安集外黑衣人的身份,也是无暇顾及这件事。
丁煞接到线报,嘴角轻蔑一笑,似有些庆幸。
天门众弟子本就打算攻取玄清宫的驻地,此事一出,正好给了他们机会,快马连夜前往各处驻地,只等丰灵城中命令下来,即刻便对各驻地发起攻击。
丰灵城东街,一座宅院异常显眼,高墙大院,庄重凛然,尤其是府门前那两个丈高的石狮子,更加突显出了这家主人的尊贵,门口的家丁穿着皆是锦衣绸缎,比之王公贵戚家奴仆的穿着,有过之而无不及,看着着实叫人眼馋。
朱漆的大门,纯金的门环,在这九月的艳阳天了,格外的耀眼夺目,行人路过,都要驻足良久,眼露艳羡之色,口中称赞不断。
一个红底黄字的匾额悬于门额之上,上书两个大字:万府。这两个字,苍劲有力,雄浑霸气,每一笔之中都彰显出至高无上的才气。匾额的角落处写着三个小字:路鼎书。
路鼎,说到这个名字,太初国之中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正是当今天子早年的老师,太初国书法第一,诗文第一,音律第一,国画第一……种种第一的加身的第一玉笔。
他的墨宝就算是豪掷千金也绝难得到,就算是当今的圣上,所收藏的他的墨宝也是寥寥无几,跟别说流传于世的了。
不过这路鼎身为帝师,虽然才华横溢,经纶满腹,可此人一生痴迷与酒,整日的醉生梦死,终于倒在了自己最爱的烈酒之下,永远醒不过来了。
他当年酗酒离世,举国震惊,皇帝当年刚刚即位,哀伤不已,便以亚父为名,将他风光大藏,其后人世袭安平侯,永世享受朝廷俸禄。
而这万府两字,便是他早年在世之时题写,而能够邀到路鼎墨宝的,正是这太初国首富,富可敌国的万金福。
传言当年太初国年遇蝗灾,举国上下颗粒无收,更有甚者,西北之地竟开始易子而食,析骨取暖。
国库空虚,赈灾钱粮久久发不出,西北反叛军兴起,朝廷打算出兵镇压之时,万家站了出来,当年的万家,万金福的父亲万斗魁尚在人世,指挥下人开仓放粮,向灾民分发赈灾款,总算是帮朝廷接了燃眉之急。
灾荒过后,皇帝重重赏赐了万家,并让当时的帝师路鼎为万府亲题了这“万府”二字,从此之后,万家在太初国便如日登天,生意更是蒸蒸日上。
后院的厅堂之中,下首坐着五人,那五人衣着光鲜亮丽,只是鬓角的白发和脸上的沟壑,暴露了五人的年纪,想来也是年近花甲了。
中堂之上站着一人,那人一身锦袍加身,身长七尺有余,一张大长脸安在一对宽肩之上,显得整个人异常挺拔,嘴角上扬,八字胡左右横飞,鹰钩鼻下露出两个一颗金灿灿的大牙,额头近乎有一个手掌那么宽,双目大的出奇,双瞳微微泛黄,显是上了年纪,这一点从他下颌的缕缕白须得到印证。
此人正是太初第一富商,万金福。
下首五人静坐等候,那中堂之人长袖一摆,转身回了一眼众人,眼中略显忧伤,咳嗽了一声,道:“诸位师长,打伤我儿的究竟是谁?”
这一句虽然听起来绵软温和,但是语气之中一股无形的压力却是让厅堂之上的空气躁动不安,这种无形的压力之下,五人面面相觑,久久难以开口。
五人闷声不语,西首之人扫视一眼,轻叹一声,温言道:“万老爷,既然公子已经救回,况且并无大碍,我想这件事还是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