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崎带着家人在金蜈帮总坛的后院住下,这里出了后门就能看到河,更符合家人的生活习惯。
而山崎领着杨雪兰主持帮中事务,杨凝璎帮衬。
锦儿绣儿打下手之余,照看陶李两家人,尤其是陶乐乐与李小娘子。
金蜈帮人员重新登记造册,以便发钱。
购买荒地,招募佃户。
山崎带着帮众为他们造棚屋,并允诺将来帮忙造房子。
组建饭堂,为大家提供饭食,馒头咸菜管够。
与其他有来往的帮派对接,私底下的盐铁交易继续,不过去官府买了盐铁券。
高价采购粮食,有多少要多少。
平价供应给城外百姓,不过限买数量。
佃户可以多买粮,刺激更多人去当佃户。
忙碌着,一亩亩水田整备出来。
一个个水车就位,一个个防水患的蓄水池挖了出来。
随着水产和水稻种下,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更多平民心动,签字画押当佃户。
……
海上的风,吹来了大量雨水。
高山挡住了风雨的去路,风雨倒卷回来,雨水更大更多。
山崎披着蓑衣站在山坡上,看着大家护田。
水少了不行,水多了也不好。
山崎抽空去陶家村那边看了,也一样忙碌着。
随着进入夏天,更南方的粮食先收获了。
朝廷开始抽调粮食,一船一船的粮食往北送。
天气渐热,蝗虫飞了过来。
好在并不多,还称不上蝗灾。
到粮食收获的时候,官府张贴告示,提高粮税。
说明是朝廷的命令,不是县里随便乱涨。
百姓怨声载道,粮价更是应声上涨。
金蜈帮五万多亩水田,平均收了三石多。
耕种的一万多百姓得七成,这让金蜈帮在城南,立刻成了万家称颂的存在。
金蜈帮得五万多石粮食,全帮上下都很兴奋,因为都是钱。
六百多万斤粮食,就是几百万两银子。
山崎给帮众发粮,一户十石,按修为按人头再加。
一流十石,二流八石,三流五石,不入流三石。
家中男丁二石,女子一石,老幼一石。
接下来就是蓄养牲口,等着吃肉。
抽空带着陈凝璎回陈家,顺便送了三百石粮。
回来后,接到衙门的请帖,县老爷请开会。
山崎去了,见到了陶柏,顿时明白了,这是筹粮。
果然,县老爷说明朝廷政策,希望大家捐粮。
没人说话,有人低头提议,不如拿盐铁券换粮。
大家纷纷响应,没人想白捐。
县老爷答应了,举行拍卖,底价是一石盐一千石粮。
没人理他,价格一直降到一百石,才各自认换。
县老爷筹了十万石粮,大家拿到一千石盐。
山崎和陶柏,各要了一百石。
随着盐买回来,北方也传来消息。
朝廷的民夫没守住河道,粮食被乱民劫了。
不仅仅如此,大量乱民堵路,切断了东南与北面的联系。
还有消息说,乱民大有南下的趋势。
是真是假,大家将信将疑。
不过县里衙役,敲锣打鼓的宣告。
州里下令,征召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