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你在想什么?”崇元殿中,赵匡胤伸手在江晓眼前晃了两下。
“嗯?”江晓猛地回过神,对赵匡胤歉意道:“请官家恕罪,臣刚才想到了一些其他的事……”
昨天那个邋遢老道……她并不认为那个邋遢老道是一个坑蒙拐骗的骗子。
毕竟不是什么骗子都能对她说出“是哪具尸体从土里跳出来了”这种话。
可如果不是骗子……
那个老道,昨天显然是在向她透露一些东西。
皇宫和她的府邸里有两位真天子,这明显是在暗示赵匡胤和赵光义。
也是不是说,赵匡胤死后,继承皇位的将会是他的弟弟赵光义?
“晓,你说,从唐末以来,这政权的更替为何会如此频繁?”关键时刻,赵匡胤的声音打断了江晓的沉思。
江晓停止思考那个老道的话,思考了一会儿后,回道:“因为蕃镇和武人。”
“嗯?”赵匡胤放下手中的奏折,示意江晓继续往下说。
“自唐中以来,各地蕃镇数量不断增加,节度使的势力也越加强大,与之成反比的是中央朝廷的势力反而越加衰弱,中央和地方的差距因此不断拉大,逐渐就形成了类似东汉末年,州牧割据的局面,天下自然也就乱了,但这只是其一。
另一个原因,便是武人乱政,唐末以来政权更替频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禁军将领对兵权的绝对控制,进而形成了禁军以绝对兵权控制皇帝而造成的,所谓兵强马壮者,即可为天子,就是这个原因。”
赵匡胤陷入沉思,江晓的分析一针见血,他自己也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坐上的皇位,但他想问的显然不是这个。
他不想让自己辛苦创建的王朝,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代。
“那该如何杜绝?”赵匡胤继续问道。
“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江晓回道:“既然蕃镇和禁军是天下乱源,那就将它们除掉便是。”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赵匡胤苦笑着摇头。
蕃镇存在了数十年,要想将其彻底清除,难如登天,毕竟各地的节度使也都不是傻子,至于禁军……如今天下尚未一统,他也不好对禁军下手。
“这并不难。”江晓想了想,说道:“各地蕃镇势力强大,想要一时之间将其清除,显然是在痴人说梦,但我们可以由小到大,由外到内,由轻到重,用十年、几十年的时间,一层一层地剥夺蕃镇的权力。
此外,禁军之所以可以靠兵权控制皇帝,其中的原因便是禁军将领对士兵的绝对掌握,权力的集中,必然会引发人的贪欲,若想从根本上断绝这个恶端,必须从制度上加以改革。”
“制度改革?”赵匡胤皱眉沉思。
“自古以来,禁军的日常训练,将士的升降赏罚,军队的出征调配,全都集中在禁军将领一人身上,这一点,官家您应该十分清楚。”
“嗯。”赵匡胤默默点头,其他的就不说了,当初陈桥兵变的时候,就是他调配的出征将领和部队,而不是宰相王溥和范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