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家都已经习惯了。那太中大夫朱诞上朝,一般只是列席而已,通常什么话都不会。就算要,也只不过是些鸡毛蒜皮、无关紧要的事。反正大家也都没有指望他,心里更加瞧不起这个中原来的降将,此时都已经在想着散朝回家了,哪里还有耐心听这个无关紧要的事唠唠叨叨的些废话?
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刘渊也十分不看重这个朱诞,若不是担心杀了他会让各处的降将寒心,甚至让其他的人不敢来归顺,刘渊恐怕早就杀了这个人了。
当下朱诞继续道:“那王浚仗着有鲜卑骑兵相助,十分的嚣张,不断的滋扰我大汉边境。微臣担心,有朝一日,他会指挥大军,大举进攻我大汉国土。为今之计,唯有我主动出击,给王浚一个下马威,让他心生畏惧,再也不敢正眼看我大汉国一眼,方是正道。”
“这不是废话么?”安昌王刘盛不屑的道,“谁不知道狠狠的走他一顿,那王浚就不敢滋扰我们了?可是,现在各方将领都是身有要务,既要防着乞活军,又要进攻司马家,还有石勒投靠了伏利度,也是心腹大患。眼前大家都忙得抽不开身,让谁带兵去打王浚?难道太中大人有意亲自领兵出征,去打这个王浚不成?或者,你这个昔日司马家的左积弩将军,想要单枪匹马,去给王浚一个下马威?”
众大臣都哈哈的笑起来,神色之间甚是轻蔑无礼。谁都知道刘渊很不喜欢这个朱诞,绝对不会将兵将交给他,他要出征王浚,也只有单枪匹马的去了。
朱诞神色自若,继续道:“微臣无能,不敢带兵出征。微臣建议,由太子殿下代替皇上,带领大军御驾亲征。太子殿下资聪颖,雄才伟略,相信定能大败王浚而回,扬我大汉国军威。如此一来,自然是四海皆服,莫敢不从。”
众大臣窃窃私语,想不到朱诞居然敢在朝廷之上提出这么重大的提议出来。要知道,他这个人从来都是谨慎微的,像这种国家大事,他是绝对不敢提的,只怕会惹祸上身。没有想到,他会在这个时候提到这种军国大事。
那朱诞也是因为听了呼延攸的几句话,自认为有了太子爷的撑腰,这才有恃无恐,大胆在朝堂上提出这样的建议出来。
刘渊也颇为觉得意外,略想了想,又道:“朱爱卿所的固然是一个上上之策,但是太子现在手中没有多少兵马,却又该如何是好?”
朱诞神色自若的道:“这个也容易坚决。如今大司徒刘聪手握数十万兵马,旗下猛将更是数不胜数。若是将大司徒手下的兵马调一部分给太子殿下,在太子殿下的英明领导之下,肯定能够将王浚杀个血流成河、溃不成军。”
朱诞这番话一出来,朝上群臣顿时一片哗然。
朱诞这个提议固然是一个办法,但是公然这样一出来,那也真是……大胆得太过分了!
这样一来,不等于是要帮着太子,来抢夺刘聪的兵权么?
继承权和兵权的问题,永远是最敏感的话题,朱诞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出来,那是不是代表着有什么大事要发生?或者,只是这个朱诞自己太过愚蠢,急于要在太子面前立功,才出这样的话来呢?
当时刘聪和太子都在朝上,朱诞当着刘聪的面出这样的话,那岂不是自寻死路么?
群臣都不敢表态,骇然了一阵之后,都转过头看着刘渊,看他怎么拿主意。
刘渊沉吟着。他也想不到朱诞居然胆敢在这种场合出这样的话来,这反倒让他左右为难了。
如果是同意朱诞的提议,那就等于是同意削刘聪的兵权如果不同意的话,那太子不定又会有什么意见。
一时找不到应对之计,刘渊只得道:“这件事还得容我多家考虑再。今日到此为止,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