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管家向四位护龙卫行礼后,却没有向他的家主禀告刚刚从下面人那里送回的谍报消息。
“老赵,都是自己人,什么事,说吧。”易天涯看出自己管家的心思,对其直接说道。
“老爷,刚刚得到消息,曲城的太尉,郡尉,郡御都被皇上下旨赐死。”老赵道。
易天涯,天地玄黄四大护龙卫成员,皆是顿时惊惧不已。
“以什么罪赐死?”黄字号护龙卫问道。
“对,老赵,那三人,是以什么罪,被赐死的。”玄字号护龙卫也跟着问了同样的疑问。
“太尉是以欺上瞒下鱼肉百姓贪腐被赐死,郡尉是以渎职放纵手下兵丁被赐死,郡御则是以玩忽职守,也是渎职被赐死的。”老赵道。
曲城大战一结束,作为地方官的三大员,太尉,郡尉,郡御皆是以各种罪责,被皇帝亲自下旨赐死,世间哪有这么巧合的事。
太尉,作为地方父母官,郡尉是主管地方驻军的军事主官,郡尉则是对一郡的治下的各级官吏,皆是有监察督查之责,一郡三大主官,居然同时被处死。
一郡的太尉,郡尉,郡御三大主官,在同一天,都被皇上下旨以不同的大罪赐死,这事,还发生在曲城大战刚刚结束的第二天,显然,皇帝赐死三人,皆是因为他们三人牵扯进连日来的曲城大战的原因。
易天涯,天地玄黄四大护龙卫皆是心里咯噔一下,皆是脊背直冒冷汗,算账来的是如此的迅雷不及掩耳。
“老爷,您回来后的第二天,老奴便接到密报,那些潜伏在曲城所有护龙卫成员,都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老赵进一步说道。
易天涯从曲城回来,便将护龙卫内部的谍报网,交给自己的管家老赵来全权管理和处理。
听老管家这么一说,易天涯端茶水的手,不禁颤抖一下,杯中水,顿时溅出杯子外面来。
曲城大战中,不论是曲城的太尉,郡尉,郡御,以及曲城境内那些秘密潜伏在曲城各级官吏家中,以及潜伏在各大家族各大势力中的护龙卫,皆是有被曲城大战牵扯进来,而他们被牵扯进来,皆是受到护龙卫首领易天涯的直接调令,方才被牵扯参与到曲城大战中来的。
易天涯,他这个直接第一责任人,居然不但无罪,还被皇帝赦免了之前的责问闭门思过,而被他以护龙卫权威命令参与进曲城大战的那些人,除了天地玄黄四大护龙卫和他自己,居然,不是被赐死,便是被秘密的处死。
是啊,正如易天涯刚才说过的,他们逆旨抗旨,虽然,皇帝只字未提,那不等于,这个事没有发生,更不意味着,皇帝就真的当作没有发生过,更不意味着,皇帝就没有戒心。
杀鸡儆猴。
伴君如伴虎。
郡心深四海,深不可测!
“四兄弟,各自办差去吧,以前如何办差,从今往后,更需加倍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鞠躬尽瘁,不可心生一丝一毫的骄狂之作态。”
易天涯沉默半晌,对下手左右坐着的四大天地玄黄护龙卫成员严肃认真的提醒。
原来,就在护龙卫首领易天涯亲率从京都带过去的一支庞大的护龙卫队伍,星夜兼程赶往京都,急于向他的皇帝主子谢罪时,便有三路旨意,已经分别进了曲城的太尉,郡尉,郡御的府上。
与此同时。
潜伏在曲城黑暗处的护龙卫成员,皆是被另一批刚刚从京都被秘密调进曲城的护龙卫成员不动声色的取而代之且暗杀掉,而且,只要是参与了此次曲城大战的所有潜伏在曲城的护龙卫成员,皆是被悄无声息的诛杀。
更令易天涯脊背发冷和心惧的是,就在他面圣回家和天地玄黄四大护龙卫成员说话之间,被他从京都带进曲城,参与到曲城大战中的千余护龙卫成员,皆是被另一支实力相当的护龙卫全部按照旨意秘密处决。
更恐怖的还在后头,十几万的护龙卫成员,除了天地玄黄四大护龙卫以外,但凡和易天涯有任何蛛丝马迹的交集的,皆是被秘密处决,也就是说,但凡和护龙卫首领易天涯有任何的正面接触的,但凡被易天涯提拔重用的,即使没有参与进曲城大战的护龙卫,皆是被秘密处决。
被大清洗,被大换血的护龙卫,现在除了天地玄黄四大护龙卫成员,再也没有一个护龙卫成员是易天涯的亲信。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在没有获得皇帝的旨意下,即使易天涯依旧是护龙卫的最高首领,他也不能在擅自调动护龙卫一兵一卒。
直到此刻,易天涯才明白一个道理,帝皇主子的信任,总来都没有绝对,只有相对的。
秦帝战人间,对此次护龙卫首领易天涯不但抗旨亲率护龙卫参战,而且,他竟然还能擅自调动一郡的全部力量参与曲城大战,使得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昔日最信任的奴才是不是给他的权利太大了,如果不敲打敲打,会不会造成日后的尾大不掉,乱象生出,后患无穷。
秦帝战人间是绝对不允许,有任何臣子的势力过大的,将威胁到他那至高无上的权利的。
此次,他对护龙卫大换血,大清洗,又对曲城地方父母官,监察官,地方武官,地方潜伏的护龙卫,只要是参与进曲城大战的,全部以各种罪责处决,一方面是在捍卫他的皇权,一方面也是在杀鸡儆猴,还有一方面,便是在大刀阔斧的裁剪护龙卫最高首领易天涯的权利和权威。
尽管,曲城大战后,秦帝战人间,明里,暗里,杀了过万人,但,他采取的是秘密的手段。
秦帝战人间的大开杀戒,论其影响力,毫无疑问,在其朝廷内部,确实震慑文武百官心魄,皆是引以为戒。
即使,秦帝战人间大开杀戒,但,由于,他是杀的不动声色,做的悄无声息,对秦帝国的百姓,确实没有造成多大的影响力。
秦帝战人间,当然不想让自己成为天下百姓眼中的暴君,即使需要大开杀戒,以此来树立和巩固他那至高无上的皇权,他也深知,该如何大开杀戒,该如何将影响降到最小最低。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就在那三道旨意,分别进入曲城太守,郡尉,郡御的府上,那郡尉和郡御全家跪接旨意后,便当着传旨宦官的面,将皇帝赐的毒酒喝下,当场毙命。那传旨的小宦官,见确实死了,便回京复命了。
而在太守的府上,尤其是太守听说有圣旨到,他第一时间,满心欢喜,他自以为是皇帝给他加官进爵来了。
因为,他觉得,此次曲城大战,不仅给皇上涨脸了,还对于本帝国的未来强大,也是有利的。
他想,更关键的是,救公主殿下,他虽然不是功不可没的那首功之臣,起码,多少,也是有点功劳的,有点,就足够了。
论功行赏,他这个一郡之守,是也该挪挪窝了吧。
对太守,即百里文郡守想来,有功,不论功劳大小,只要皇上随便赏个旨意,岂不是高官后路手到擒来吗?日后的平步青云,都将板上钉钉的事,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啊。
太守,百里文真的想多了,想多了,不过是黄粱一梦。
在他听从护龙卫首领易天涯的命令,搅合进曲城大战中来后,便是抗旨逆旨,虽,他不是主犯,但,却是实打实的附逆。
是的,附逆,就是京都皇宫里的那位秦大帝,给他的一郡太守定的性质,既然是附逆的性质,他是百里文,却不是易天涯,所以,皇帝将赏赐给他的,不是什么功名利禄下的加官进爵,而赏赐给他的,却是一杯赐死的毒酒。
“快快快,大门大开,全部到院内跪接皇上的圣旨。”
此时的太守百里文,可谓是春风得意,他想的很美,自以为是京都皇宫里的皇帝主子给他赐高官厚禄来了。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但,当金色的旨意展开,那小宦官细声细雨的,将皇上的旨意读完,太守百里文先是难以置信的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接着便是一愣神,然后,就是如突然散架子般,精气神突然泄尽,瘫软的跪倒在地上,用无力的双手支撑着摇摇欲坠的二百多斤肉身子。
“怎么,太守大人,还不接旨,想抗旨啊。”小宦官见太守迟迟没有伸出双手接旨意,喝毒酒的意思,便细声怒意顿起的责问道,而他左右矗立着的两名带刀侍从手握朴刀柄。
看来,这旨意,太守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否则,看这个架势,如果他不接旨,那,死的,就不止他一个人,将是一院子的老小,都将无一幸免。
“老夫,大半辈子挖空心思追求功名高官,到头来,一杯毒酒,几十年的功名努力之心,是非成败,皆是转头成空,老夫这是何苦来哉。”百里文说完,哈哈苦笑一声,声音凄惨悲怆,跪直腰杆,伸出双手,接过金色的玉赐金色高脚杯,仰头向天,深情凄凉,一饮而尽,毙命当场,眼睛圆睁,作死不瞑目的不甘心状态。
身死,功名高官富贵,转头皆是成空。
自从护龙卫首领易天涯进入曲城,来到太守百里文的府上,命令其下达全郡力量都配合他参与曲城大战那一刻开始,易天涯便心知,这位太守大人的死期,将近。
只是,几天前的护龙卫首领易天涯,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正是因为他的抗旨行事,不但确实让曲城太守百里文命送黄泉,而且,还牵连过万的无辜生命白白的送命,这让他后悔不已。
可是,在夜深人静时,易天涯又想,如果再给我一次重来的机会,我会怎么做抉择呢,是袖手旁观见死不救公主那个小丫头,还是依旧会不计后果的选择擅自抗旨出手救公主殿下那小丫头,最终,易天涯,依旧选择了后者,即使将导致无数的人,因为他的选择,将被无辜牵连,导致被诛杀。
只是,不管怎样,经此一事,让大名鼎鼎的护龙卫首领易天涯想了很多问题,这时想的那些很多问题,皆是他以前,从来都没有想过,甚至,连意识都没有过的问题。
同时,也让这位昔日秦帝战人间最信任的心腹臣子奴才,再一次,无比冷静的,重新的认识了他的那位高高在上的皇帝主子。
一觉醒来,易天涯很想挂职离去,远离这个雕栏玉砌的高墙大院,远离这个熙熙攘攘,却暗潮涌动的官场漩涡。
可是,自从他加入了秦帝的护龙卫那一刻起,他便心里明白,一当一脚踏了进来,就既出不来,也回不去了。
活着,此生,是没有机会脱离护龙卫的。
伴君如伴虎,这一刻,易天涯看着夕阳西下,他顿时感到自己是如此的累,如此的孤独无助,却无法逃离。
“这一刻,我是如此的羡慕那几个年青人,起码,他们可以去做他们想做的,起码,可以有勇气,想离开,说离开,便离开,即便前路,一无所知,年青真好,起码,有勇气,有魄力,去选择自己想做的,而我,却不能,做不到了,再也做不到,一生一世,都将被困在这个权利的漩涡之中,直到死亡。”
易天涯看着残阳如血,心绪万千此起彼伏,看着那轮残阳渐渐的淹没在远方的黑暗中,他也随之被黑暗淹没在其中,顿时,没有了方向感,周围,皆是无边无际的黑暗。
无比的孤独,更加激烈的涌进心头。
心在远方,路却在脚下,直的没有选择的继续向前,除了继续,再也回不去了,黑暗中的护龙卫首领易天涯在孤独和黑暗的相伴左右之下,向家的方向走去。
正心天下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