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没什么事,剧组也还在准备,演员们则需要深入牧场,仔细观察并体验牧民们的生活,尽量模仿牧民的生活状态,这是导演组的要求。
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一部跟放牧有关的电影,接下来还有很多镜头需要取景,演员们必须熟悉才行。
朱时茂虽然是南方来的,但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北方人,因此适应起来很快。
女主角朱琳那边也不错,才几天的功夫,她就已经学会骑马,偶尔还能驰骋一阵,十分开心。
至于其他的配角和群众演员,众人也都各自准备,等待开机。
这一日,清晨。
天刚蒙蒙亮,草原还被笼罩在一层薄薄的晨雾中,如同羞涩的少女披着轻纱。
剧组的全体人员却早已起床,忙碌开来。
今天是开机的日子,将会拍下《牧马人》第一个镜头,这可是大事。
简单的早饭过后,随着导演陆晓雅一声令下,《牧马人》在山丹军马场的拍摄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
按照剧本结构和拍摄计划,首先拍摄的是影片的结尾部分,也就是许灵均决定放弃跟随父亲去美国继承家业,选择留在牧场,和妻子李秀芝、儿子清清以及这片土地上淳朴的乡亲们在一起的情节。
这种操作很常见,尤其在拍摄这种以倒序为主的剧情片时,这样做好处多多。
先拍相对“平静”的结尾,有助于演员们逐步进入状态。
尤其是让朱时茂和朱琳这两位年轻的主角,先建立起角色在经历磨难后相对稳定和成熟的感觉,再回过头去演绎相识初期的青涩与动荡,这在表演上是常见且聪明的做法。
韩三坪拿着分镜头脚本,像个临阵的将军,不断协调着各个部门。
“摄影师再远一点,注意光线!”
“场记注意马群,一会给信号!”
摄影师忙着架设机器,测量光线;
灯光师拿着反光板,正在捕捉最佳角度;
场记拿着板子站在陆导身边,神情严肃;
化妆师则在做最后的补妆…
整个剧组如同一台开始精密运转的机器,虽然初次合作略显生涩,但每个人都全神贯注。
由于是第一场戏,因此除了老演员们外,年轻演员们大多还是紧张,尤其是朱琳。
“各部门准备!”
陆晓雅坐在简陋的监视器后面,声音透过简易的扩音器传出,“第一场第一镜,第一次!开始!”
打板声清脆地响起。
镜头对准了朱时茂。
他穿着宽大的旧羊皮袄,躺在草原的话草丛里,脑袋枕着双手,一副挺满足的样子。
晨光勾勒出他棱角分明的侧脸,那双浓眉大眼之中,需要同时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对脚下土地的热爱、以及对未来选择的坚定。
这是一个需要内心戏的镜头,没有台词,全靠眼神和气质。
朱时茂深吸了一口气,他似乎将自己下乡经历中的某些感悟,以及话剧舞台上积累的爆发力,内化为了此刻的沉静。
他的眼神深远,带着一丝经历过苦难后的沧桑,但更多的是一种扎根于泥土的踏实和宁静。
他甚至微微调整了一下姿势,让身体躺得更直,又因为长年劳动而略带一点习惯性的微躬。
现场鸦雀无声,只有摄影机胶片转动发出的轻微“沙沙”声,这声音在所有人听来都如同钞票燃烧的声响,提醒着大家时间的宝贵。
陆晓雅紧紧盯着取景框,眉头微微蹙着,似乎在仔细审视每一个细微之处。
片刻后,她喊了一声:“停!”
朱时茂立刻从状态中出来,有些紧张地看向导演。
虽然他是个演员,但到现在拢共也只拍过一部电影,行不行还真不知道。
这个年代国内科班出身的很少,说到表演更是五花八门,全靠自己领悟。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只见陆晓雅脸上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笑容,她满意地点点头:“很好!时茂这条情绪非常对!过了!准备下一条!”
“哗——”
现场响起一阵轻微的松气声和赞叹声。
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