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爆仓经过开心网这种开放式社交网络的传播。
大家这才发现今年的网购双十一好像和以往的网购有很大的区别。
快递网点爆仓这种新鲜词汇居然出现在大家眼前,要知道哪怕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收发快递主要靠邮政。
至于顺丰和宅急送以及四通一达的可靠性,人们下意识就会打个问号,这可靠吗?
可是电商们搞的双十一大促,让网民第一次近距离走进快递行业。
社交网站的讨论很快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南方都市报很快发表了一篇标题为《都市生活的新潮流,网购引发的社会变化》
作为行动最敏锐的报纸,当期报纸直接突破当月销售数据。
同行见南都写网购和快递居然能爆款文章,自然纷纷跟进,燕京早报和东方今报等一众地方报业巨头跟进追踪。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网购第一次走进大众视野。
大家从报纸上知道了,原来现在网购居然如此方便了。
连送快递的网点和中转站都能被网民购买的快递包裹给挤爆仓。
在面对电视台采访时,一位震旦大学教授发出感叹:“是我老了?还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这不是以前科幻小说的场景吗?居然已经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了。”
“只需要点点鼠标,在网上确认,订购的商品就能够朝发夕至,网上的商品还包罗万象和应有尽有。”
“这放到十年前大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居然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了。”
这段东方台记者采访老教授的对话,丝毫没有意外地登上了当天东方卫视的新闻联播。
当然采访视频并没有提到这位教授是苏沐清的导师。
更不会说这次采访都是致远科技提前准备好的场景。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像是随机采访的视频对话,其实是东方台也想要蹭下最近大火的网购双十一的热度。
这就联系了致远科技,如果按照以往的致远科技这种访谈压根不会亲自处理。
更别说还帮忙联系震旦教授了。
是苏沐清在吃饭时,随口提到此事。
李行远这才让苏沐清亲自安排下这事,最好是由他导师出镜。
让震旦经济学教授在采访中顺便提到网购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想想也十分合理是吧。
东方台记者听到不光能拍到优品会的仓库情况,还能采访震旦知名教授。
想都没想应了下来,开什么玩笑,本来他们预计致远科技能给个面子接受采访就已经很不错了。
要知道致远科技随便搞过不少宣传,可每一次都是他们主动搞的。
那些半路想要拜访致远科技的记者,迄今成功的仍寥寥无几。
由优品汇发起的「网购双十一大促」活动,所引发的一连串反应这才刚刚显现。
哪怕了过了个把月,人们仍然对刚过去双十一大促念念不忘。
一个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时代。
不论是优品汇,还是淘宝网给的优惠折扣都是实实在在的。
采访和报道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本来除申通陈总当场答应下来,其余都在和公司团队商议。
只是正在商议的他们猛然发觉快递行业居然引发了这么多媒体的关注。
对于各自公司的爆仓情况,都是很清楚的。
大家采用的策略也和优品汇相似,直接照着优品汇抄作业,那就是招聘临时工。
直接的结果就是不少本来不好找工作的临时工,居然在沿海地带成了抢手货。
不仅没有人工头压价,还主动提价。
直接结果就是不少以临时工为主的中小工厂,发现突然招不到临时工进厂打螺丝了!
这一切的根源居然是工人被拉去搬快递了。
顺丰王总反应迅速,第一个答应和致远科技的合作计划。
王卫和团队仔细研读完致远科技提供的合作细节,都认为合作是相当互惠互利。
收到顺丰的合作请求后,致远和行稳早就准备的好的团队,也跟随对方一同返回顺丰总部鹏城。
紧接着收到顺丰已经答应合作的其余几家也都纷纷提出合作申请。
不过像韵达不想融资,只想要在一起合作建设物流园区。
对于这种想法李行远完全没有意见,他对于合作本来就是持开放的态度。
处理完手头上的事,李行远正准备继续抓紧跟进智能手机系统进展呢。
如果不趁这几天还有时间部署下相关工作。
后面李行远需要全身心投入致远科技上市路演事宜,那样的话更没有时间和精力管理团队了。
要知道致远科技这边已经完成了招股书制作。
苏沐清和普华永道也把相关审计工作完成,得益于李行远从公司一开始就定位于上市。
致远科技相关工作流程和审计工作也是按照准上市公司进行。
这扎扎实实给普华永道的审计与合规工作带来很多便利。
致远科技上市工作完全是蓄势待发,只等李行远一声令下。
同时向美股SEC完成了招股书提交工作。
要是优品汇双十一大促影响,现在李行远就已经在会见各大券商的代表了。
致远科技要上市的消息传了好几个月,可是证券承销商仍然没有敲定下来。
这也让致远科技的上市承销商引起了不少华尔街头部券商的兴趣。
要知道致远科技不仅仅代表自己。
如果能够拿下致远科技这单生意,这代表着现在东方市场中最前沿科技公司的选择。
得到致远科技的认可,同时为他们敲开了东方市场的大门带来很多便利。
比如瑞银和美林驻魔都的代表几次来致远科技拜访,都没能见到李行远,而是由苏沐清进行此类接待工作。
与此同时,大众点评的张涛也在接待苏沐清。
苏沐清见到对方喜气洋洋,显然对方还沉浸在战胜致远科技的喜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