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都市 > 重生2005,从做软件开始 > 第224章 爆款文章「李行远VS风清扬」

第224章 爆款文章「李行远VS风清扬」

李行远这边还在谋划怎么最大化利用优品汇的物流园区,优品汇销售额破亿的消息已经在外面引起了轩然大波。

淘宝网销售额破亿外界早有预期,当淘宝网发出破亿海报时,各路媒体和吃瓜群众也都议论纷纷。

优品汇的破五千万的宣传,也被拿出来比较了一番。

只是媒体也知道,这两者可比性其实没有,优品汇的五千万是过了好久才完成的。

淘宝网人家破亿活动开始三小时就完成了,含金量明显更高。

只是当优品汇在临近中午放出销售破亿的消息时,这时候关注双十一零售大战的媒体,这才紧急赶工,要么把已经写好的稿子修改一番,要么再写一遍稿子。

半小时之内新浪科技、网易科技、中关村在线、搜狐,企鹅网都发布了自己的双十一新闻报道

新浪科技报道:「淘宝网的挑战者出现,之后电商难道是淘优之争?」

网易:「双十一大促,电商双雄完成破亿」

中关村在线最鸡贼直接发了两篇文章:「淘宝网双十一首战告捷」「优品汇12小时销售破亿,紧追不舍」

企鹅显然很希望致远科技和阿里打起来,最好两败俱伤,发的新闻也是挑逗意味十足:「狂飙突进的优品汇对淘宝造成致命威胁」

企鹅最后不忘宣传下自己电商拍拍网:「拍拍网双十一销售破千万」

搜狐的报道倒是别具一格,把视线放在了双方公司领导人层面解读:「初出茅庐的李行远VS名震江湖的风清扬」

这么多报道在网上都获得了不错的阅读量,但要论哪篇文章最具传播力度和深度,非搜狐出品的「李行远VS风清扬」

文章从李行远的发家史,细数了致远科技成立以来主动发起的商业战役。

与之对比的就是自称风清扬的马老师,阿里巴巴的B2B模式也在群敌环伺下崛起,淘宝网更是后发先至,把老大易趣网掀翻在地,完成登顶加冕。

根据笔者描述,把两者放一起,很难让大家想到这是一个层级的互联网科技大佬。

李行远和他的合伙人都是80后,风清扬和他的十八罗汉大都是60后和70后。

这完全是两个时代创业者的碰撞,同样是两种商业思维的比拼。

对于风清扬来说,淘宝网在和优品汇的竞争中无论如何也要保持优势,好消息是淘宝网确实不负众望基本确立了电商老大的地位。

就在笔者写稿的时候,淘宝网宣布销售额破2.5亿元,已经是优品汇的2倍有余。

只不过优品汇的发展速度确实惊人,不出意外,今年肯定超越当当网成为B2C的老大,现在只需要考虑的是当当网被优品汇甩开多远。

到笔者发稿当当网也只有一份庆祝「图书影像销售破百万」的海报。

反观李行远率领的致远科技从成立起,就在蒙头狂奔。

李行远本人在这个过程中,也鲜有公开露面,寥寥几次还是由于公司需要。

作为致远科技老板的李行远如此作风,致远科技其他几位创始人也异常低调。

笔者能查到的公开信息,也就几次访谈和之前致远科技召开的IO开发者大会。

这场大会是致远科技全体管理层集体出动的一次,也是外界探究致远科技内部运作仅有的参考资料。

在仔细研究这场大会之后,笔者发现致远科技这家公司从公司建立之初,公司的组织架构就和上一代互联网公司截然不同。

当别的公司还在用部门划分职能时,致远科技已经把项目划分为各种中小团队的运营前台加上大技术中台,最后才是支撑全部的后台部门比如人事、财务和行政等。

这种前中后分离的架构设计由于没有先例可供参考,笔者也给不出优劣评价,不过看得出李行远对于公司管理是有超出同龄人的认知和思考,不然也不会设计出如此公司架构模式。

致远科技这种组织划分对应到公司高管会议就是致远科技总裁办公会议,内部简称总办的五位成员。

李行远作为致远CEO,统揽全局,也是公司的发展方向的总舵手,致远科技现在最赚钱的游戏业务就是其一手建立起来的。

马季,公司CTO,由于其高超的计算机技术,被人称为大师,致远科技现在运行的各种项目的技术难题突破基本上都有他的身影,致远研究院和技术团队都归属其管辖,技术中台也是其内部称谓。

姜凡,优品汇总裁,一手搭建起了优品汇业务,正在进行的双十一电商大战可以说就是他发起的,优品汇项目也是致远科技人员数最多的。

苏沐清,致远CFO管理着财务和人事,据传致远内部的监察部也归其管理,论实际权利可以称之为公司二号人物,一手操持致远后勤保障工作。

以上四位是致远科技最初的四位创始人。

万启轩,致远游戏总裁,是最新加入致远总办的成员,属于接替李行远管理致远游戏的工作。

根据传言,万启轩是李行远一手培养挖掘,负责过致远游戏每款火爆的游戏项目,靠着这些功绩步入总办,也是第一位非创始人成员,不出意外其很快也能获得公司合伙人身份。

现在致远优品汇之所以敢和阿里的淘宝叫板,敢于直面国美苏宁的竞争,也是靠着致远游戏的强力输血。

笔者还发现该致远科技总办五人,全部都是震旦大学毕业,现在致远科技员工中仍然有1/3的震旦毕业,魔都大学毕业的数量则是超过一半。

其中相当的原因还是优品汇这个项目吸引了更多外地毕业生加入致远。

文章后面就是拆解风清扬的阿里,还把各个项目与致远科技异同进行了对比。

搜狐的「李行远VS风清扬」该文一经推出,立马火爆全网,风头之盛,直接超越传播媒介。

这篇文章算是第一个深度解读致远科技内部组织架构的文章,还拉上了风清扬的阿里巴巴作为对比参照。

读者这才发觉致远科技这家公司的与众不同。

之前大家对致远科技的印象就是成立时间短,公司创始人很年轻,推出的产品很好用。

经过这篇文章的解读之后,原来致远科技这么年轻的公司居然还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公司管理方式。

有过公司管理经验的读者,还在发现了一个细节,致远科技发展到现在居然没有引进一个外部高管,这非常不正常。

要知道不论是海外的谷歌,还是国内的阿里和企鹅都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吸引到了各种外部精英人才的加入。

谷歌的施密特,阿里的蔡崇信,企鹅的刘炽平都属于此列。

致远科技并不在此列,几位创始人居然是优势互补,相互有重叠,但在公司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想必这也是其发展到现在还能依靠公司内部提拔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