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沐清代表致远科技也和红杉华夏的沈南鹏见面会谈过。
当得知致远科技看上了大众点评之后,沈南鹏一时也很为难。
不论是红杉资本还是红杉华夏,都是秉持着尽可能不干预于创始人和公司发展的思路在进行投资。
现在因为致远科技看上了大众点评这家公司,红杉直接倒向致远科技。
协助对方完成对大众点评的收购,这要是传出红杉资本,让外界创业者怎么看待。
见沈南鹏有些犹豫,苏沐清露出微笑,说道:
“可能沈总误会了,这次之所以找沈总谈及此事,并不是说致远科技想要通过红杉资出手逼迫创始人张涛卖出公司。”
沈南鹏这才发现,好像自己误解了对方的意思,实际上也不怪他产生误会,主要还是致远科技和大众点评之间的体量差距太大。
当苏沐清提及此事,很难不让人往这方面想。
苏沐清继续道:“正常来说,致远科技想要收购大众点评,直接就上门了。”
“只是在调查之后,发现红杉华夏已经给大众点评投完了一轮融资,同时作为两家公司的股东,致远科技这边决定还是先通知一下。”
“免得到时候,红杉华夏这边产生误会。”
既然不是让沈南鹏代表红杉资本给大众点评张涛施压,他也就放心了。
至于致远科技想要收购大众点评这事,在他看来都不是事。
就算致远科技不主动通知红杉华夏,他也无所谓。
只不过由苏沐清主动上门知会一声,这也是李行远几人对沈南鹏和红杉华夏的尊重。
这点让沈南鹏很满意,他也想相信,就算致远科技最终完成收购,也不会让红杉资本吃亏的。
亏本出局是不可能的,无非是赚多赚少的问题,这对于红杉来说,都可以接受。
苏沐清拿到沈南鹏这边中立的态度后,马不停蹄找到大众点评办公室。
当张涛得知致远科技找他时,他还是有些没搞清楚,只是猜测难道致远科技想要投资大众点评?
对此张涛心中隐隐有些期待,毕竟致远科技投资的吉比特和海内科技,都已经成长为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了。
如果大众点评也能获得致远科技的支持,自己是不是也能如虎添翼。
在国内互联网市场上扑腾出属于大众点评的浪花。
在见到苏沐清时,他在心中感叹对方的这清冷的气场,没想到致远科技居然有这样的管理人员,有些羡慕李行远的福气。
只是当正式介绍之后,张涛这才知道,对方原来就是媒体口中的致远科技唯一的女创始人苏沐清。
在进行简单的聊天后,苏沐清也和张涛继续兜圈子,因为这事早晚都要说,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快刀斩乱麻。
“张总,对于大众点评模式,我们致远科技是看好前景的。”
“只是致远科技既不是企鹅,也是千度,不想直接在公司搞一个同样的产品,来和你们竞争。”
张涛听到这里,那还不明白,苏沐清的意思。
确实如自己所想的那样,致远科技看上大众点评,只是这里面有些出入。
对方好像不是奔着投资自己来的,这气势像是谋求更多。
张涛坐在对面,手心有些出汗,他现在真有些后怕。
如果致远科技像企鹅那样,一声不吭自己搞出一个点评网站。
自己的大众点评就需要面对致远科技这个庞然大物的竞争了。
尤其是致远科技成立的时间比点评还晚,但已经完成后来居上。
现在大众点评,是连对方的尾灯都看不到了。
苏沐清也看出对方有些紧张了,不过这正是她想要的效果,只有出其不意才能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张总,按照致远科技的惯例,致远科技对大众点评进行投资,也是有同样的效果。”
“只是致远科技出于内部团队发展的需要,需要和大众点评进行深化合作。”
“如果仅仅是战略投资合作,是不足以达到致远科技所期望的目标。”
“所以致远科技这边提供两个方案。”
“其一,致远科技全资收购大众点评,收购之后,如果张总想要继续领导大众点评,我们这边也是没问题的。”
“只是大众点评要和致远科技进行深度融合,当然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把致远的资源投放到点评上。”
“其二,致远科技收购大众点评51%,大众点评仍然是独立经营,致远科技一样会对大众点评进行资源扶持。”
“以上就是致远科技对大众点评提出的方案。”
“当然具体价格不会低于上一轮红杉资本给予估值。”
苏沐清一口气抛出如此多的信息,张涛都有些麻木了。
更让他无语的是对方提出收购大众点评,可是没有说出具体收购价。
看似给出两个选择,其实完全是一个结果,都是完成对大众点评的收购,区别无非是股权多少。
张涛现在都有些庆幸,刚刚会客室没让同事跟进来,现在房间里只有自己和苏沐清带来的几个人。
不至于苏沐清还没走呢,致远科技想要收购大众点评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公司。
当然弊端就是现在张涛需要一个思考,苏沐清提出的收购案对于大众点评和自己的利弊了。
苏沐清这会则是悠哉的捧着李行远送的保温杯,这是她的习惯,外出很少使用别人提供的茶具,都是自带。
现在她是在等待张涛给出回复,不论结果如何,苏沐清都能接受。
不管怎么说,大众点评是张涛创立的公司,愿不愿意卖出,同样是人家的自由。
只是张涛选拒绝的话,致远科技只需要全力扶持蜂鸟科技搞出的团队即可。
这些正好也是苏沐清的工作范畴。
在经过大脑疯狂运转后,张涛给出了一个自认为还算合理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