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什么玩笑,这种明显的爆款文章21财经报道还没吃到最大的红利呢。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晚上九点多时,总编来消息,让他们放开该文章的转载权限,但要求他们注明该文章来自21财经的作者林晓。
《一家新兴的互联网巨头》很快出现在各大新闻门户头版头条上,21财经的总编很聪明,知道现阶段互联网和纸媒用户群体重合度还不高。
这篇文章的授权也是直接给各大互联网媒体们,作为混迹媒体业多年的从业者,他很清楚随着文章的爆火,就算21财经不给这些新闻门户授权,他们一样会把该文全文刊登上去。
到时候21财经反而连要求署名的机会都没有,至于投诉侵权,别开玩笑了,先不说投诉成本是多少,等投诉成功,文章的热度早就过去了。
这些新闻网站已经把文章的流量吃完了,到时候把文章删除,发个不痛不痒的道歉声明,当然大多数时候连道歉都不会有。
林晓在酒店得知总编已经同意将自己文章的授权出去后,也是很高兴,这样自己通过文章也算能有一定知名度了。
这种授权转载也是会收取一定版权费,这笔钱报社扣除一部分后,全部归林晓所有,这也是当初吸引林晓加入21财经社的原因。
只要写出爆款自己的收入真的会有明显提高。
作为致远IO开发者大会后出现的第一篇有爆款潜质的文章,致远科技的内容运营团队也果断给予该文章增加曝光。
林晓在文章中也没有完全美化致远科技,而是结合自己之前和致远科技接触的经历,来对比致远科技的成长和变化。
尤其是林晓在南都报时是采访过李行远,文章中既肯定了致远科技发展速度在国内是一骑绝尘,华夏已经好几年没有诞生明星互联网公司了。
再加上致远科技成立于2005年,在这一年美国硅谷出现了明星创业公司油管,在2004年美国诞生了脸书。
现在华夏有了致远科技,作为华夏新兴互联网公司的代表已经能够媲美脸书和油管了。
当林晓在文章中喊出:“华夏互联网行业下一个十年,致远科技必将拥有一席之地。”
林晓提到致远开发者大会上,致远科技已经成长为可以和谷歌、脸书、千度和企鹅等一众互联网巨头平等谈合作了。
受限于报纸篇幅的限制,作为解读致远科技的系列文章第一篇,林晓并没有对开始对致远各个团队的业务进行详细解读。
而是通过精短概括致远科技的诞生和发展以及创始管理团队几人的情况。
在结束欢送酒会后已经是晚上11点,本来按着李行远的意思就是公司留下值班人员,其余人回家休息,明天还有工作要干。
奈何姜凡几人非常兴奋,拉着李行远去公司,再加苏沐清表示她也要去公司盯着全网的舆论风向。
在致远开发者大会结束后,想要把这些发布会成果扩大化,后续的宣传工作也需要跟得上。
面对如此情形,李行远也就跟着大家一起到公司加班了。
李行远:“青青,你让人准备点东西给值班的同事,大家这段时间工作也都很辛苦了。”
正挽着李行远手的青青,转头看向李行远:“远哥,你看我是那种抠门的人吗?这些早就安排好了。”
因为加班,经常住在公司的大师也附和道:“青姐,确实已经都安排妥当了,不论是夜宵还是预防突发情况的准备都已经安排了。”
姜凡则是四人中出差最多的,优品汇的供应链需要他一个个考察和谈判,不过苏沐清为员工准备的不少物资是通过优品汇采购的。
姜凡:“青姐,已经通过优品汇采购了不少夏季防暑防晒物资,已经下发到各个团队了,连蜂鸟科技的外派人员都有一份。”
见状李行远知道自己这心血来潮有些多余了,立刻换上灿烂的笑容对着青青道:
“青青不愧是致远科技的大总管,公司的后勤都被你安排好了。”
“得此助力,夫复何求。”
一旁的姜凡和大师见两人刚刚还在谈工作,这会就腻歪上了,露出一脸嫌弃的表情。
“远哥,你收敛表情,我还是更习惯刚你谈工作的样子。”大师说道。
姜凡在一旁连连点头表示附议。
苏沐清看到他们二人想笑的表情,伸手拍了下李行远,娇声道:
“再这么说,我也是负责行政后勤这块,都是份内的事,你就别给我戴高帽,哄我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