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软银资本和红杉华夏各自拿6%的股权,高领资本认购剩下的3%股权,两位意下如何?”
红杉资本沈南鹏思考下,发现致远科技只出让15%的股权,663的分配比例已经是当前的最优解了。
既照顾到了领投方的股权利益,又顾及到了高领资本的情况,总不能弄成771的比例,那高瓴资本张磊铁定不会满意。
沈南鹏说道:“红杉华夏愿意认购致远科技6%的股权,致远科技估值16亿美元,”
张磊见其他两家机构都已经给自己留好了3%股权,他也很想要5%的股权。
可是这次高领资本一共才搞到1亿美金基金。
这还是他通过关系在国内外募集的资金总额,这里面不仅有美国大学基金会的出资,还有国内央企的出资。
这么大笔资金,总不能都砸到致远科技这一个项目上。
他就是对李行远和致远科技再信任,这样做的风险还是太大了。
张磊点头,说道:“高领资本没意见,同意16亿美元报价,跟投认购致远科技3%股权。”
宋安蓝见其他两人对自己的提议都表示认可,也很满意,再接再厉道:“既然大家都没意见,就这样决定了。”
“李总,我们三家认购全部的15%股权,按照663的比例,致远科技觉得如何?”
李行远见三家机构在消除分歧后,很快就在股权认购分配上达成了共识,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毕竟致远科技这次融资只出让15%的股权,同时尽可能保障三家机构都能认购到股权,现在目的已经达成了。
苏沐清见李行远点头,适时接话道:
“致远科技对于股权比例认购比例没意见,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阶段,就是三位对致远科技有没有额外要求?”
“现在可以提出,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商议下。”
宋安蓝等的就是这一刻,软银资本虽然出手阔绰,愿意给高价,可并不代表软银资本是傻。
宋安蓝说道:“软银资本要求签订业绩对赌协议!”
沈南鹏和张磊作为投资人听到业绩对赌,立马明白了宋安蓝的心思,原来软银资本敢于喊出高价是因为准备了业绩对赌协议。
不过两人都没有开口打断,想要看看李行远是准备应对。
对于业绩对赌协议,李行远自然也不陌生,可以说如雷贯耳,并且还亲眼见过无数创业者被业绩对赌给坑的不轻。
李行远笑着问道:“宋总,软银资本想要怎么个对赌法?”
“营收?还是增速?”
宋安蓝:“软银要求致远科技在未来2年保证公司营收增速每年不低于100%。”
听完这个业绩对赌要求,李行远盯着宋安蓝笑着说道:
“宋总,软银这要求可不低,去年致远科技接近5亿营收,按着这个要求今年要10亿以上,明年就是20亿了。”
“那么软银资本愿意付出什么呢?”
宋安蓝完全没有不好意思,作为投资人他付出美金认购对方股权,就是为了获取高额回报。
宋安蓝:“如果完成这个业绩对赌,我们三家愿意共同出1%的公司股权奖励给致远科技管理团队。”
“反之如果完成这个目标,致远科技管理团队,就要给我们最高5%的股权,根据目标完成度一次递减。”
李行远听完没有立马接话,而是扭头看向沈南鹏和张磊的方向,说道:“沈总和张总愿意参与这个业绩对赌吗?”
“毕竟软银资本的意思可是你们共同出1%的股权作为奖励。”
对于软银资本宋安蓝提出的业绩对赌,沈南鹏思考片刻,说道:
“没问题,红杉华夏愿意参与,1%的股权,软银和红杉愿意出0.4%,高领资本出0.2%吧。”
“张总你觉得如何?”
张磊看大家都盯着自己,并且红杉和软银都同意了这个业绩对赌,还愿意出大头,高领资本出0.2%,也能接受。
“既然大家都想要玩,高领资本也参与玩一把吧,先说好,和气生财,这只是为了激励致远科技的管理团队给与的对赌协议,不涉及个人情感因素。”
听到张磊这话,李行远笑着说道:
“没问题,不过最高5%股权的惩罚太高了,并且奖励只有1%太低了,这样吧,营收增速不达标惩罚最高3%的股权。”
“并且1%的股权,我们几个创始人就不拿了,作为致远科技的股权激励计划的一部分吧!”
“你们觉得如何?”
对于远哥的提议,苏沐清自然是没意见:“我这边没问题。”
姜凡虽然对于业绩对赌有些压力,不过还是同意道:“我同意老大的意见。”
大师见大家都没意见,远哥看起来丝毫不担心能否完成业绩对赌,也是点头表示同意。
宋安蓝虽然不满意李行远把最高5%的股权给压缩到3%,不过业绩对赌能够设立,还是挺满意,毕竟有这个协议,起码能让这这笔投资风险降低许多。
就算最终软银资本输掉了这次对赌,只要致远科技有20亿以上的营收,到时候的估值只会比现在更多,这笔买卖完全不亏。
宋安蓝:“软银资本没意见,3%就3%吧,这些都需要写在融资协议的附件中。”
沈南鹏:“红杉华夏也没意见。”
张磊:“高领资本同意。”
李行远见大家都没意见,继续道:“既然业绩对赌,我同意了,那么各位也要同意致远科技上一轮融资协议中存在的超级投票权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