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凡:“致远科技有什么企业文化?我怎么没感觉到?”
“不都是各司其职,大家做好自己的事,谁有啥好的想法都有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下。”
大师:“可能是刚毕业的学生居多,没那么多弯弯绕,比如阿狸的员工,报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起个昵称。”
姜凡:“这个我知道,马芸是风清扬,武侠风气很浓厚呀,氛围感拉满。”
李行远:“公司最终是产品说话,整这些有的没的,完全是给员工增加负担。”
“把江湖习气习气引入公司,自然也把江湖中论资排辈的风气一起带进来了。”
对于李行远一针见血的评价,大师完全赞同。
“是的,阿狸确实有这个方面的问题。”
姜凡:“所以致远这种小团队化的运作模式不是现在的主流?”
姜凡没有在研究过其他公司,也没时间,创业以来先是带队搞妙笔,还没弄完就去扩建致远电商业务。
公司的组织架构,完全按着李行远的想法在实施,姜凡也没觉得哪里不对。
各个团队虽然在日常工作中有些摩擦,但也没出什么问题。
致远的团队不论是产品迭代速度,还是对于市场趋势的反应都是高于竞争对手的,姜凡都习以为常了,下意识认为公司应该都差不多。
李行远:“致远的小团队运作模式是我研究了很多知名公司后,再结合我们几人的情况,专门为致远设计的。”
这里面既有super cell这种中台加小团队架构,曾经风靡全球的企业架构就是搞大中台加小前台;
懂管理的领导人,还知道根据自己公司情况改造下这个模式。
不懂管理的直接照抄大中台加小前台的模式,导致中台部门任务都排到明年了,前台提的反馈问题死活不见结果。
这个模式本意是让前台小团队作战,在市场竞争中会更加灵活,可是遇到敌人时,双方都交上火了。
中台作为炮火支援部门,发现战场上哪哪都要支援,到处是呼叫支援的队友,完全跟不上战场变化速度。
本意是节省资源,减少沟通成本的措施,被有些公司管理者模仿的已经影响到团队正常沟通,及时反馈解决问题。
最后不得不把当初搞的中台给拆了,代表企业就有阿狸。
考虑到团队内有创始人的带领,发挥出的战斗力能更上一个台阶。
这里面就牵扯到硅谷管理哲学之争,企业是应该由创始人管理比较好,还是由职业经理人管理比较好。
双方都有自己的优秀案例。
创始人模式的代表,让苹果再次伟大的乔布斯。
职业经理人的代表微软的和AMD都是因为找到了合适的管理者,带领企业走出低谷期,重新起飞。
如果是重生前的李行远,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会有任何犹豫。
李行远当时就没创业过,一直走的打工仔的道路,自然倾向企业应该由职业经理人管理。
现在创立了致远科技等一众公司,李行远回答这个答案,那当时应该创始人管理企业。
什么是创始人,是创立这家企业的人,是给企业注入灵魂和生命的,最了解自己企业的是创始人。
职业经理人随时会跳船,创始人则是会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
别问李行远为啥有这么大转变。
以前李行远真的是职业经理人。
现在李行远也真的是创始人。
屁股坐在哪里,态度就向着哪个方向。
不过考虑到实际情况,李行远还是结合实际情况对这些进行了改造。
就是大师几人一人负责一个团队,这样比较适合致远科技这种创业公司,不同的团队还能有些追赶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