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启山让二妮教他们在地上翻滚爬行,姐弟三人玩的还挺好。
“三哥,明天老屋上梁,你回去嘛?”陈萍萍这时候问道。
“不去了,”陈启山平淡的说道,“你想回去嘛?莹莹想回去嘛?”
“不回去。”陈萍萍和陈莹莹异口同声的说道。
“萍萍不回去,我是能理解。”陈启山看着自家妹子,“莹莹不是喜欢新房子嘛?”
“那也比不上这里啊,”陈莹莹抿了抿嘴,“村里都没通电,凉快是凉快,也没这么多书看。”
“莹莹要是回去了,我都少了伙伴。”陈萍萍笑道。
陈莹莹是读书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早起锻炼,一起进行摊膀伏的咏春拳练习。
少了莹莹,陈萍萍反而会不习惯。
“那就在家好好看书,”陈启山说道,“八月最后一天我带你们去报名。”
“不是九月一号嘛?”陈萍萍好奇的问道。
“九月一号你们不用上学。”陈启山眼含笑意,“那天是周末,也是中元节,全校放假。”
“还有这样的事情?”姐妹两人有点意想不到。
这事还是今天早会结束之后,刘聪带来的消息,应该是刘校长让转达的。
估摸着学校也怕即将到来的九月,恰逢周末,顺势放假刚刚好避开这一天。
这样一来,借口也有了,还不会被人说三道四。
“也就那一天了,九月二号你们就正常上课。”陈启山说道,“记得把通知书给准备好。”
“早准备好了,”陈莹莹说道,“那二哥,我们的报名费呢?这个怎么说?”
“家里没提,那就我出。”陈启山看向陈萍萍,“萍萍的报名费我承担,一直到高中毕业,这是我早就对小叔承诺过的,所以萍萍不要有心理负担。莹莹的话,你自己回家和娘说。”
“娘估计要记账咯。”陈莹莹唉声叹气。
“你看过自己的账册了?”陈启山略带惊讶的看着她,“按规矩这账册可是出嫁时候给你们的。”
“那是大姐,”陈莹莹撇撇嘴,“大姐和我说了,娘把一切都记下来了,不过没让大姐还,还给不少。”
“给的是压箱底的钱。”陈启山笑了笑,“至于那些记下来的账目,是让你知道自己花了多少。”
李秀菊给每个孩子记账,男孩和女孩是不一样的。
男孩记账,是从结婚那天开始。
如果在一起吃饭,账册都会记清楚花销,欠账和余额都很清楚。
女孩则是从上学开始,花了多少都有记录。
不是所有的都记下来,但上学的花费,每年的衣服,零用钱等都会记下来。
也不要女儿还,只是在出嫁的时候把账册交给她。
出嫁的新娘子,在家最后一晚和娘一起睡,两人会拿出账册唠一唠。
“大姐的账册我看到过,”陈莹莹轻声说道,“不然二哥以为我为什么要攒钱?”
“我理解。”陈启山轻声叹息,“你心里没有安全感,看到账册又起了愧疚感,觉得给家里带来负担,大姐也是这样的想法,以前我们都弄不明白娘为什么要这么做,现在总算知道原因了。”
“她就是要让我们心里有愧疚,念着她的好。”陈莹莹低着头,“骂我的时候可以算账,说养孩子不容易,要听话。”
“她是父母辈,咱们不好说什么,”陈启山平静的说道,“记住这些事情,不要用在自己孩子身上,好好的教导自己的孩子,把这一切当做未来的资粮就行。”
“我知道的。”陈莹莹点头。
陈萍萍也在一旁默默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