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分家之后,李秀菊不再对陈启山有一言之堂的霸道风格,现在办什么事情都是商量着来,让柳翠娥每回都暗自感慨。
现在,柳翠娥已经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毕竟现在的陈启山不是以前的二狗,单单是能让强哥进账小一千,就足以让柳翠娥对陈启山大为改观。
“二弟下午什么时候回县城?我想着是不是能搭车去一趟你家看望彩云。”柳翠娥在厨房里说道,“明早坐车回来也不耽误事,或者坐末班车回来。”
“大嫂想去我家看望彩云?”陈启山有点惊讶,主要是彩云怀孕之后,大嫂就去了一次,刘影一次也没去。
当然,他也能理解,毕竟刘影脱不开身,柳翠娥同样很忙,单单是洗衣做饭这事,就得耗费大半天时间。
“嗯,”刘翠娥点头,“这不是想着你开车过来了吗?就想去看看,彩云很久没回来了,咱妈其实也特想过去看看的!”
“我是想去,脱不开身啊!”李秀菊说着看向陈启山,“老二,你不会怪我吧?”
“不会,”陈启山摇头,“我那么空,有很多时间,何况还有萍萍呢!老三明天就要走了,晚上一起吃团圆饭饭吧!大嫂,等彩云生了你和娘一起去,我来接。”
“诶,好!”柳翠娥笑着点头。
她是真想彩云,毕竟和彩云也有很多话聊,不过突然说去看望彩云,倒也不是真心,只想表示自己没有忽视弟妹,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现实的无奈。
见陈启山没有怪罪,柳翠娥心情自然很好,而李秀菊也不自觉的露出笑容,做大嫂的可以不去,她这个婆婆就不能不去了,哪怕脱不开身,心里还是愧疚的,陈启山的态度让她松口气。
这两人的想法,瞒不过陈启山,他和彩云其实不在意来不来人,因为陈启山照顾的很好,大嫂和老娘真去了还不一定是好事呢!
就像丈母娘苏兰照顾彩云的整个四月,彩云就和母亲有过几次口角,彩云是受到陈启山的影响,在卫生,食品等方面都有要求的,但在苏兰的眼里,彩云就是过于矫情了,甚至还骂彩云身在福中不知福,让人哭笑不得。
按照彩云的说法,陈启山在身边的日子过的很舒心,没有生过气,但老娘苏兰过来一个月,她被气哭了两次,当然是偷偷的掉眼泪,苏兰都不知道。
明明是小事,可母女两人的观念是不一样的,比如在二妮吃饭的问题上,苏兰喜欢亲自喂二妮。
丈母娘虽然不会放在嘴里咀嚼喂给二妮,但她会用自己的筷子或者用二妮的勺子,这是彩云无法接受的。
所以,小两口在一边,只要能自己过,就不要麻烦家里人,这样互不打扰,还屁事没有,否则容易起矛盾。
午餐时间,依旧是两大桌,陈启山被叔伯们好一番夸赞,不仅因为登报,还因为不忘本,知道带族里的人进城!
他再也不是人们口里的二狗,而是陈家二十年乃至三十年一出的人才俊杰,是给族里兴旺做出贡献的家中俊才。
虽然还不到单开族谱一页的程度,但陈启山开了个好头,以后所有出去的人,只要有机会回村带人出去。
这种相互帮衬的事情,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家族内部风气,有利于族人之间的团结,减少矛盾。
好处实在是太大,否则族老们也不会弄个顶事背锅的陈长矛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