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刚结束,全家人都前往祖宅聚集。
大年初一的晚餐,会在祖宅吃。
二房陈大根,三房陈大茂,两家都齐聚祖宅和大房聚餐。
以前是没有这个流程的,但陈启山的爷奶年过七十之后就有了。
虽说是聚餐,却也是各方都出粮食,不会占便宜。
陈老大背着粮食,陈老四拿着食材,李秀菊和柳翠娥则抱着双胞胎。
陈大树家因为有四个女儿,所以家里的锅碗瓢盆不缺。
三房齐聚祖宅,会待一个下午加晚上,最高兴的是爷奶。
孩子们都来了,还会待那么久,足以安抚人心。
期间有不少陈家人过来拜访。
不是年轻一辈,而是陈家其他支脉的代表,都是上了年纪的人。
他们平日里对陈启山的爷奶叫老哥哥,今天却要叫叔爷或者叔祖。
因为辈分很高,又是主脉,大年初一的礼数不能缺。
这也是爷奶最高兴的一天,尤其是爷爷,收音机的声音开到最大,还拿着大前门招待大家。
他也是到现在才享受到一些好东西,大前门是陈启山送的,这两个月下来都有四五条。
陈启山也跟着陈启海和陈启强在祖宅和年轻一辈人的人聊天。
这里是祖宅,招待人不需要陈启山操心,倒是陈家年轻一辈的人可以好好看一看。
从下午一点到下午五点,都有人来登门拜访。
除了陈家人,还有黄家和孙家的老一辈人。
开水,茶叶,香烟,糖果等,这一下午的消耗就是过去好几个月的总量。
吴宝珍有点心疼,但她被柳荷花拘在厨房根本没机会表达。
双胞胎去了大姑的房间,下午三点才睡着。
祖宅的人络绎不绝,除了本村的人之外,村外的人也来拜访了。
全都是上了年龄的人,有的是爷奶的朋友,有的是受过恩惠的人,也有陈大树和陈大根的朋友。
大年初一能登门的,全都是报恩或者关系亲近的人。
“今年来的人,比去年要多很多呀。”陈老大忍不住说道,天都快黑了还有人过来。
“大伯变成大队长了,”陈启山笑道,“肯定有人想把关系捡起来。”
“主要还是你,”陈启海在一旁说道,“二狗的出现,让咱们老陈家重新立起来了。”
“还有小六和老四,”陈启山摇头,“可不只是我一个人。”
陈启海笑了笑,没有反驳。
陈家是附近地界的大姓,整个桥南公社能与之相比的也没几个。
孙家和黄家还就在同一个村,本身就很难得。
何况,爷爷和二叔陈大根都对附近的村子多有恩惠。
不过那是过去的事情了,到现在能记住恩情的人都不多,何况还能上门拜访的人。
不是遗忘就是死了,今年之所以来这么多,完全是因为二狗。
二狗已经成为了陈家的排面人物。
供销社的采购员,有公社唯一的挎子,还接连开大卡车回来。
更带着小六建立了采购点。
不管是实际利益,还是排面形象,二狗都深入人心。
也让沉寂多年的陈家,终于有了一个门面人物,并且二狗还带着兄弟们去了城里。
随着陈老四和程弘毅的女儿订婚,陈大树上位大队长,陈家变好的态势非常明显。
今天这样热闹的场面,陈二狗的原因占大多数,这一点大家心里都有数。
来的这群人里,有很多爷爷死了,却依靠爷爷生前和陈启山爷爷有关系才厚着脸皮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