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起加入反法同盟,共同对奥尔良派法国革命政权、奥斯曼帝国和瑞典作战,奥地利和俄罗斯两国同盟最近也是又进入了蜜月期。
奥地利和俄罗斯又签订了一项双向贸易协定,由奥地利向俄罗斯出口工业商品,而俄罗斯则是向奥地利支付木材、煤炭、铁矿石和黄金等矿产资源作为交换,也算是以物易物了。
占领俄罗斯的市场还是比较容易的,别看在波兰瓜分完毕之后,俄罗斯的人口总量超过了四千万,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三,仅次于远东帝国和莫卧儿帝国。
但是别忘了,现在的俄罗斯还没有废除农奴制度,全国上下至少有三千多万的人口都是没有人身自由可言的农奴,这些最基本的人身自由都没有的农奴,能够指望他们的购买力有多高?
现在俄罗斯国内有购买力的也就是那三四十万贵族,和剩下七百多万的手工业者、商人什么的自由民。
算起来,目前俄罗斯国内平摊到每个人头上的人均购买力,只怕是还比不过西班牙。
就可想而知,目前俄罗斯全靠那庞大的总量撑着。
而在和俄罗斯签订了双向贸易协定之后的一段时间之内,奥地利对于国内工业发展的重心也逐渐将会转移到食品加工业、采矿业、冶炼业、制造业(家具、纸、玻璃、船)、军工业和化工业(炸药)上来。
尽管奥地利的纺织业年产量在大规模普及应用纺纱机以后也在逐年稳步上升,但是英国毕竟有着比奥地利早开展工业革命进程近二十年的先手优势在。
虽然奥地利靠着进行工业革命的优势,已经完全垄断了德意志地区和意大利地区的棉纺织业的市场,挤压了德意志地区传统纺织强国巴伐利亚和萨克森的棉纺织业市场。
但是,没有个二三十年的积累,目前奥地利的纺织业还没有能够和英国人竞争的实力。
随着奥地利工业革命进程的不断推进,预计奥地利将会在1802年~1807年这一阶段,完成半工业化。
此外,对于目前奥地利国内的教育事业,查理也在助推其发展,也做了规划,在摩拉维亚省的首府布尔诺预备筹建布尔诺帝国国立大学,在加利西亚省的首府伦贝格预备筹建伦贝格皇家理工大学,在斯洛伐克省预备筹建普雷斯堡大学,在中匈牙利省预备筹建布达佩斯大学,在特兰西瓦尼亚省预备筹建锡比乌大学,在北塞尔维亚省预备筹建贝尔格莱德大学,在波斯尼亚省预备筹建萨拉伊奥瓦斯大学,在伦巴第省预备筹建米兰大学,在威尼斯省预备筹建维罗纳大学,在瓦拉几亚省预备筹建布加勒斯特大学,在斯拉沃尼亚省预备筹建卢布尔雅那大学。
由哈布斯堡皇室和政府共同出资,不过哈布斯堡皇室出资占大头,大概占到60%左右,预计在三年之内完工。
毕竟以哈布斯堡皇室五百多年积累的财富来说,投资建设开办十一所大学,倒也不是出不起。
而查理兴办教育事业的举动,也得到了父亲约瑟夫二世老皇帝,一众维也纳宫廷高层以及民间高级知识分子们的一致好评。
不过,对于这十一所大学的筹建以及以后的教育管理章程也一并按照之前宰相考尼茨-里特贝格亲王在帝国第一届政府文官录用考试期间下令教育大臣莱因哈特侯爵颁布下达《教育部大学管理条例》,由教育部的专门官员制定相关的课程,以及期末的考核,课业和学时不达标者,按照情节轻重处以延毕等惩治措施,并且严格限制其自治权利。
毕竟,是哈布斯堡皇室和政府出资筹办建设的,那么相应的一切规矩也都应该按照哈布斯堡皇室和政府的规矩来办!
另外,对于私立学校,则是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对于教师队伍不定期派出学监和校监不定期进行巡查,以免在私立学校有人敢背着帝国中央政府,给学生们教课的内容之中夹带私货。而且教师授课也必须全部采用德语教学。
在思想教育方面,从小学生到中学生再到大学生,务必要以培养学生们忠君爱国为第一要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