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历史 > 让罗马再次伟大从1784年开始 > 第89章 巴巴里战争(上)

第89章 巴巴里战争(上)

此外为了提高胜算,奥地利还特地的向西班牙租借了八艘战舰,虽然奥地利的实力要胜于阿尔及利亚,但是阴沟里翻船的事情并不是没有可能发生,还是小心谨慎一些为好。

得知自己大祸临头的阿尔及利亚总督易卜拉欣·阿里帕夏也是使尽了浑身解数,打算和奥地利人一杠到底了。

巴巴里战争正式爆发。

奥地利军队这一次的战略目标也很是简单明确,那就是直捣黄龙,直奔阿尔及尔!

奥地利海军的亚得里亚海舰队虽然相比较于巴巴里海盗来说有着吨位和火力优势,但是在地利和迅捷方面还是要差上巴巴里海盗一筹的,深知这一点的格拉维纳也没有贪功冒进,而是选择起了稳扎稳打。

今天早上雾气散去的地中海南岸与往常格外不同,阿尔及利亚海军的主力舰队,在海平面上一字排开,舰队指挥官巴耶济德帕夏拿着望远镜,极目远眺,心里正在疑惑奥地利人的海军舰队怎么还没有来。

不久之后,一支舰队缓缓地从远处的海平线出现在了巴耶济德帕夏的视野之中,风帆战列舰桅杆上悬挂着的迎着海风猎猎卷起的黄底黑色双头鹰旗已经表明了来者的身份——奥地利海军亚得里亚海舰队。

巴耶济德帕夏紧紧地攥了攥手里的望远镜,不禁咽了咽唾沫,如果这一次来的只是奥地利海军的亚德里亚海舰队,那么他还不会有如此压力,但是这一次来的还有奥地利海军向西班牙海军租借而来的三艘“圣母无原罪”号风帆战列舰和五艘护卫舰,航速可以达到9~10节,号称是“全欧洲最快的战舰之一”。

原本巴耶济德帕夏还想借着阿尔及利亚海军船小轻便的优势,以此来打击奥地利海军,但是没有想到奥地利人甚至还搬出来了西班牙海军这个场外援助,看来巴耶济德帕夏的想法是落空了。

反观奥地利海军的亚得里亚海舰队这边的气氛就显得轻松多了,格拉维纳格外地气定神闲,在斐迪南大公的强烈要求之下,奥地利海军的风帆战列舰只保留了少部分用于远程攻击的长身管舰炮,反正这个时代的滑膛炮距离一远,命中率就春看天意了。

而换装了大部分从英国进口而来的卡隆炮。

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的欧洲战争频发,相应的火炮的发展也日臻完善,诞生了几个炮兵体系,例如列支敦士登体系、格里博瓦尔体系等。这些体系对于火炮的分类和技术有比较完善的划分,陆军火炮和海军火炮在技术上也主要是炮架上面的差别。就舰炮而言,基本上以长炮为主,有效射程800-2000米之间。1-6级舰一般装备32、24、18、12、6、4磅炮,还有0.75-1磅的回旋炮。

这个时代的海军战术并不流行十分经常进行远程射击,很多时候首轮命中情况对于士气有很大影响。所以海军往往要求近距离射击,据说标准是炮手要能看清对方士兵的鞋,在这个距离上方能开炮。这个距离对于长炮的射程显然是过剩的。

长炮由于倍径大炮身长,火炮重量也大,例如32磅炮炮身重量可达2.5吨,难以装备小型战舰。除了长炮之外,还有船只装备臼炮,臼炮炮身短,重量轻,口径大,但是装药量少,射程近,且弹道高抛,精度差,更重要的是由于臼炮主要发射爆炸弹,发射流程较为复杂。

卡龙炮外形独特,其炮身长度介于长炮和臼炮之间,倍径远小于长炮,但是又比臼炮和榴弹炮大;它的发射方式与长炮完全一致,而与臼炮不同,也是以发射球形实心炮弹为主,装药量小于长炮,但多于臼炮;他只有一个炮耳,位于炮身中部略后下方,炮扭上有环;由于装药量小,后坐力低,并未采用4轮炮车,而是双层的滑动炮架。卡龙炮共有6种,分别是12、18、24、32、42、68磅炮。

举个例子便于了解,战列舰上装备的32磅重炮重量可达2.5吨,而68磅的卡龙炮只有1.8吨。32磅长炮的装药量为8磅,而32磅卡龙炮装药量只有2磅8盎司,1磅大约9两,1盎司大约半两多点,大家可以自己大体算算。装药量和倍径的差距主要影响的还是射程和初速,初速炮弹的穿透能力相对较弱,但是炮弹的质量优势弥补了这个弱点,另外由于卡龙公司技术水平高,火炮游隙大大减小,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初速的损失;射程方面,因为海战主要还是平射为主,但是这个射程已经足够满足看清对方水手鞋子的射击范围了。当然由于游隙减小,装填弹药变得不太容易了,因此卡龙公司专门将炮口附近的内膛扩大,便于装弹。

在当时的海战战术下,卡龙炮的劣势相对不明显,但是优势却十分明显:较轻的重量和体积使得它可以装备在小型舰艇上,但是火炮威力超过他们原来装备的磅数较轻的长炮,射程的劣势也因为近战战术而得以弥补。以近战为指导思想的英国海军开始在大型战舰上装备卡龙炮,很多小型战舰则全部换装卡龙炮。由于英国海军为当时世界最强,世界其他海军例如同为强国的法国、西班牙等国海军和刚刚起步主要以中小型战舰为主的美国海军都大量装备了卡龙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