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可惜俄军没有建立起对于瑞军的海上优势,目前俄军波罗的海舰队已经被英荷联合舰队完全压制,俄军舰队如果能够建立起海上优势的话,完全可以从瑞典南部登陆,迫使瑞军主力回防。”阿尔伯特随后又叹了一口气说道:“但是这根本就不现实,就连法国海军在英国海军的面前都难以招架,更何况英国海军这一次出动的还是北海舰队的主力,指挥官是英国海军宿将约翰·杰维斯,此人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战绩斐然。”
这也不怪几人灭俄罗斯威风,这么多年以来,俄罗斯一直推行的就是重陆轻海的军事政策,军费预算近乎有80%~90%都投入到了陆军身上,海军现在还有不少军舰甚至都是叶卡捷琳娜二世即位初期的时候建造的,这些老掉牙的海军战舰,用来欺负欺负奥斯曼帝国还行,真正的遇上了敌方正规舰队,别说是英国的皇家海军,就算是已经没落的“海上马车夫”的荷兰海军,都够他们喝上一壶的了。
现在的英荷联合舰队,在波罗的海海域,不断地袭击着俄国的运输舰和护卫舰,就连过往运输商品货物的俄罗斯商船,也都被英荷联合舰队一并扣留。
而俄罗斯海军的波罗的海舰队,在这一次海战之中的表现更是不堪,俄罗斯海军连人带船,都一并被英荷联合舰队堵在了港口里,一露头就揍。
所幸英荷联合舰队此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消灭俄罗斯海军有生力量,单纯就只是为了压制。
为了牵制俄罗斯的西征计划,英荷联合舰队在压制了俄罗斯海军波罗的海舰队之后,就大摇大摆地跑到波罗的海沿岸,对着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城市一顿炮火洗地。
也终于让俄罗斯人体会到了当初土耳其人在巴尔干战争之中的绝望感。
建立不起来海上优势,那也就只能陆军定乾坤了,这一次出征的俄军都列装了奥系军械,战斗力并非国内二线部队可比,可是俄军的优势和短板都很明显。
作为欧洲第一人口大国,俄罗斯最不缺的就是灰色牲口,不怕消耗,但是在财政方面,俄罗斯可就消耗不起了,这个时候俄罗斯国内人口大半都是农奴,看起来名列前茅的财政收入,那也都是靠着人口总量和剥削农奴堆积起来的,灰色牲口再怎么便宜耐造,后勤补给还是要保障的。
在上一次的巴尔干战争,要不是只打了十个月,否则俄罗斯的财政是真撑不下去。
俄军不善攻城的短板,也在巴尔干战场上有所体现,对于大部分都是由农民临时武装起来的奥斯曼帝国军队,都出现了将近十万的伤亡,要知道奥地利军队的伤亡才不到两万,虽然说靠着俄罗斯吸引了奥斯曼帝国军队的大部分火力,但是也很是能够说明一些问题了。
这一次瑞典军队的总指挥官是老将德拉马克,也是一位用兵稳健的老将了。
相比于俄军这一路上不管不顾地横冲直撞,德拉马克将军则是将瑞典军队在本土作战的优势近乎于是发挥到了极致。
将瑞典军队主力都布置在重要城镇,另外分别派出小股的精锐部队,轻装简行,袭击干扰俄罗斯军队的后勤运输补给线。
这些小股精锐部队换装了英国人支援的来复枪,借助各种地形优势和伪装,常常搞得俄罗斯军队不胜其烦。
进攻受挫之后,俄罗斯军队也不敢再贪功冒进了,而是选择一点一点地向前推进战线。
相比于这些规模不大的精锐部队的袭扰,俄罗斯的军队就像是一个笨重的活靶子。
面对在北欧战场逡巡不前的俄军士兵,圣彼得堡宫廷再三传来命令,要求前线俄军速战速决,不得贻误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