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到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历史学、地理学和政治学这些文化课程,确实可能会发生贵族子弟考不过那些社会精英们的情况。
但是,在这些需要大量金钱财力支撑的课程,贵族们自问这些社会精英们,可不是他们的对手。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十八世纪,欧洲各国的外交官无一例外地清一色地都是贵族家庭出身的。
不过,报名人数最少的,还是帝国境内各市镇公立小学的教师岗位,约三万人的招考规模计划,但是报名的只有一万多人,还有一万多人的缺口现在填不上。
这也情有可原,毕竟现在的年轻贵族子弟们虽然说大多都接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来担任小学老师的职责也是绰绰有余。
但是心高气傲的他们还是放不下自己的架子,毕竟像他们这种真·学富五车的高知识分子,要教书的话最起码也是要去实科中学或者是文理中学教那些中学生,一帮6岁~15岁的小屁孩们也值得他们亲自来教?
“要不把那些通过考试但是分数偏低的考生们全部都调剂到教师的岗位编制上好了。”枢密院议长克拉夫特·冯·西格蒙德侯爵,也是这一次提出政府官员录用考试制度的始作俑者,突然灵光一现,开口建议道。
闻言,审计大臣约翰·内波穆克·安东·冯·施瓦岑贝格公爵几人一脸诧异地看着他。
只见西格蒙德侯爵在众人的目光中慢条斯理地开口解释道:“这一次政府面向全国招考开放的编制岗位共计约七万余个,报考的人数超过十万,70%的录取率意味着什么,诸位?”
“而且,因为这是帝国第一次面向全国范围内的政府官员录用考试,政府各部门自主命题,题目题型都没有超纲,也不会很难”西格蒙德侯爵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后,用左手比了一个数字七的手势说道:“这意味着,平时只要在接受教育的时候没有滥竽充数,有文化底蕴,并且在考试之前认真复习了的,就能够通过考试及格分数!”
“也就是说通过考试的考生数量,肯定是要超过政府各部门招考录用的人数的,那剩下通过考试但是没有被录取的人,也得发挥他们应有的价值吧,现在帝国各省市镇公立小学的教师编制岗位缺口超过一半以上,总不能就这么空着吧?那帝国的民族同化政策和扫盲政策还要不要继续推行了?”西格蒙德侯爵摊了摊手问道:“那些考试通过了的考生,你也得让他们有份工作吧,为了这一次考试准备了这么长的时间,不是不努力,只是有人比他们更优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没有苦劳也有些疲劳嘛。”
“这些人就因为被别人挤下去了,政府也不能让他们原路打道回府,回到家乡采邑上继续过着混吃等死的日子吧,那么这样的话,帝国组织这一次政府官员录用考试的目的何在啊?不就是为了这些人能够有个正经差事好为皇帝陛下和帝国效力,不至于躺在家里混吃等死嘛?”
经过西格蒙德侯爵一顿振聋发聩的问话,在场众人都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决定等到考试分数统计判定之后,再将那些通过考试但是没有被所报考部分录用的考生,先紧着教师编制岗位调剂了再说。
就算是他们是因为分数偏低而被那些分数高的考生挤下去,但是也不用太过于担心他们的水准,好歹也是接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贵族子弟,太专业技术型的工作不放心让他们负责。
教那些小学生们德语还能教不明白吗?
要是就连教小学生母语都教不明白的话,那他们以后也不用再来参加政府官员录用考试了,趁早回家结婚养孩子去吧,正好也为帝国的人口增长率多做点贡献。
-----------------
奥地利第一次政府官员录用考试热火朝天的开展时。
查理却是接到了一封远在千里之外——来自俄罗斯帝国圣彼得堡的烫金信函。
写信人是俄罗斯帝国皇太子保罗·彼得洛维奇大公,自从查理上次访问俄罗斯完毕返回奥地利之后,两人就经常互相写信,也算得上是笔友了。
在信中,保罗将长期被叶卡捷琳娜二世排除在圣彼得堡宫廷中心边缘化的苦闷和郁郁不得志一股脑地倾诉而出。
想不到还是个文艺青年。查理想着,随后继续往下通读了一遍,神色也愈发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