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又是到了一周一次的御前国务会议,这次的议题并不多,主要还是围绕着一项——那就是关于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上重新收复的领土的战后重建问题。

即便奥地利军队在收复这些领土的时候,也算是相当地克制了,但是只要是打仗,那么发生战争的地区受到波及,是无法避免的。

而为了实现对这些重新收复的巴尔干半岛领土上的民族同化,奥地利鼓励人口迁徙通婚的民族交融政策,还分封了一批在此次巴尔干战争之中作战有功的将士们为贵族,奖赏了他们一些土地,这样奥地利在巴尔干半岛领土的重建也能快上不少。

但是,最近显然是又出现了新的问题。

在废除农奴制度之后,为奥地利解放了生产力,奥地利的人均购买力相较之前也上涨了不少。毕竟农奴有什么购买力。

在收复了失地之后,虽然帝国中央政府通过鼓励移民、分封贵族和驻军等方式填补了巴尔干半岛等地的青壮年劳动力空缺,但是在解除军事管制之后,维也纳政府在当地的行政管理出现了一点点的小问题——那就是官员不够用了。

在巴尔干半岛领土的战后重建等一系列问题,比如从当地东正教会手里抄没的财产,在当地普及奥地利本土的义务教育制度,废除农奴制改革后,关于当地无主的土地的分配情况等等问题,都需要官员来解决。

行政官员的队伍出现了空缺,那就需要补齐。

十八世纪的欧洲各国目前除了英国这个自从光荣革命之后就开始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异类”实行两党制也就是托利党和辉格党轮流上台组建内阁,采用政党分肥制以外,都普遍实行君主专制政体,采用恩赐制的官吏任命制度。

所谓恩赐制就是在封建君主制度下,一个国家的君主或者是贵族将官职作为私产赏赐给特定对象的任官制度。其核心特征体现为官职的授予完全依赖统治者的个人意志,以身份地位作为主要选拔标准,与血缘亲疏、门第等级直接挂钩。

在这种官僚任命制度之下,官职授予以受封者的出身门第为主要考量,贵族血统、家族地位等先天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君主可绕过常规选拔机制直接任命官员,任命过程不受成文法规约束。受封官员需对君主保持绝对忠诚,形成人身依附式的政治从属关系。

在封建官僚体系建构过程中,恩赐制巩固了君主集权的统治基础,但同时也导致官员选拔标准失范。依据身份、门第和地位赐予官职的官吏任用制度,又称恩赐制。

从十六世纪开始,欧洲各国普遍都实行恩赐制作为选拔任用官员的方式。

一种制度当然有它的优点,也有它的缺点,恩赐制的优点就在于,官员的选拔和任命都由君主一手提拔任命,忠诚度可以得到最基本的保障;但是它的缺点也同样明显,那就是官职的分配任命,首先从家庭门第出身作为第一依据,而并非是才能,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尸位素餐之辈,身居高位,却一事无成。

这种官员的选拔任命,倒是和东亚大国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政党分赃制就是竞争获胜的政党,将行政职位分配给本党主要骨干的做法。这种做法的目的是很明确的,首先,它是对本党干部做出贡献的赏赐,否则党务人员将没有动力为政党服务。其次,政党通过让本党主要领导成员占据主要行政职位,达到了控制行政体系和国家机关的目的。最后,本党干部占据国家机关的重要职位,在政党执政期间,极大地加强了本党的各方面实力,更加巩固了政党的合法统治地位。又称政党分肥制。

由于政党分赃制任人唯亲,不问其是否胜任,其官员随所属政党的胜败而进退,因此造成用人不当,行政效率低下,政府浪费严重,官吏贪污舞弊,党派倾轧,政争激烈。每一次选举后便发生一次人事大变更,使行政管理混乱,政治不稳定。

目前只有君主立宪政体的英国在实行政党分赃制。

只能说恩赐制和政党分赃制各有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