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由奥地利牵头提出了建立关税同盟的提议,受奥地利支配的几个北意大利邦国:托斯卡纳大公国、帕尔马公国、摩德纳和雷焦公国、米兰公国、马萨和卡拉拉公国和卢加公国,是肯定会加入到这个由奥地利组建的关税同盟之中。
因为他们本国的经济本来就完全依附于奥地利。
在德意志地区,巴伐利亚、符腾堡、巴登几个南德意志邦国,十有八九也会加入到这个关税同盟里面来。
只要北意大利邦国和南德意志邦国加入到奥地利所主导组建的关税同盟里面来的话,那么这个关税同盟的影响就会不断延伸至北德意志地区和南意大利地区。
毕竟,在十八世纪的德意志地区,德意志地区还是处于奥地利一家独大的形势,这个时代的普鲁士,还远远没有与奥地利抗衡的资本。
如果这个关税同盟构建成功的话。北意大利地区目前有八百七十万的人口,撒丁的人口现在在两三百万左右,而南德意志地区现在的人口大概在五百六十万左右(不包括奥地利)。
这已经就是一个拥有四千多万人口的经济体系了。
如果后续给力的话,这个关税同盟能够将北德意志邦国和南意大利邦国也吸纳进来的话,那将会是一个人口逼近七千万的大市场!
即使这个市场的人均生产力和购买力比不上英国,但是光是靠人堆,这个关税同盟也会成为欧洲的第一大经济实体。
皇帝约瑟夫二世和一众宫廷大臣对这个关税同盟的前景还是很看好的,随着南德意志邦国和北意大利邦国的加入,这个关税同盟的影响是一定会扩散蔓延到北德意志地区和南意大利地区的。
搂草打兔子的,奥地利也能够凭借着这个机会,顺带手地打击削弱一下普鲁士。
虽然普鲁士目前的军事实力勉强能够达到列强水准,但如果从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综合国力出发,和奥地利作比较,那纯粹的就是欺负它。
而到时候,在交通运输方面,奥地利正处于这个关税同盟的中心地带,自然就要承担起商品货物转运流通枢纽的角色。
光是靠这个的话,奥地利每年就能够挣得盆满钵满。
北意大利地区的货物商品要想转销去南德意志地区,就必须先从水路运往奥地利,然后再运往各德意志邦国。
在这个火车和汽车还没有问世的年代,你总不能指望着商队光靠着马车就能够翻越阿尔卑斯山脉和南德意志高原吧。
那样的话,光是运输成本就不知道要上涨多少倍,那样的话,即使是他们的商品货物质量再好,也没有竞争力可言。
商人销售商品货物的目的肯定是为了盈利赚取利润,没有哪个傻子会想做赔本买卖,你的运输成本都已经那么高了,那么你想要不亏本的话,肯定就要将商品货物的售价定得更高些,这样的货物商品当然竞争不过别人价格低廉的商品了。
无论在任何时代,能够真正做到买东西不看价格的,永远也都只有那一小撮人。
这个计划构想的目的和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真正实施起来,还是略微有点难度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个关税同盟对于奥地利来说肯定是有好处的,但是想要说服德意志邦国和意大利邦国加入到这个由奥地利牵头建立的关税同盟体系中来,就必须得让大家看到跟着你奥地利这个大哥混哪怕不说有肉吃,起码也得混口汤喝。
也就是得让这些德意志邦国和意大利邦国觉得加入这个关税同盟有利可图,不能说奥地利这个当大哥的最后不光把肉给吃了,汤也给喝了,最后跟着你混的小弟只有洗碗刷盘子的份。
合作共赢才是王道嘛。
毕竟目前奥地利正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盘剥压榨。
盘剥压榨谁?从理论实际上来看,首先是应该盘剥压榨自己人,也就是奥地利人。
盘剥压榨自己人,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