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但是你如果要说现在十八世纪的燧发枪和十七世纪甚至十六世纪的燧发枪相比,其实也没有多大的技术进步,无非也就是在点火装置上改进了一下,其余的方面其实也大差不差。

而至于火炮,这就有的说了。即使是奥地利陆军炮兵退役淘汰了十多年的老式火炮,那也仅仅是相对于研究出来了新式火炮的奥地利来说。

放到别的国家去,不说多么的先进,但是肯定不落伍。

奥地利目前的造炮技术放眼全欧洲来说,自称第二没有国家敢称第一。

即便是已经实现了半工业化的英国人,也不敢说在造炮技术上一定就能够胜过奥地利。

这也是术业有专攻嘛。

再加上,二十四磅炮正常野外作战也用不太上,这个口径的重炮一般大多都用于攻城、要塞炮或者是当成舰炮使用了。

正常欧洲各国陆军能够用上二十四磅口径重炮的情况也基本不是很常见,就用奥地利陆军炮兵之前淘汰的M1717/22和M1737式二十四磅炮,重达5700维也纳磅(相当于3200㎏),长度超过三米(奥地利的二十四磅炮在欧洲各国偏长)。

就算是改良过后的列支敦士登M1752式火炮,重量也高达4800维也纳磅(相当于2694㎏)。

谁好人行军打仗闲着没事干老推着两三吨的重炮到处跑啊?

要知道这个时代火车和汽车还没有问世,行军打仗纯靠人力和马力,靠两条腿行军能有多快,更不用说两三吨的重炮,就算是挽马,拉着两三吨的重炮也费劲啊。

所以,对于目前的欧洲各国来说,十二磅炮和十八磅炮就已经能够应对绝大多数野外的高强度作战了。

如果是追求机动性和灵活性的作战,那么一磅炮、三磅炮和六磅炮的应用也很广泛。

奥地利卖给俄罗斯的那三百门二十四磅炮就纯粹属于是为了让他们攻城用的。

在战前,奥斯曼帝国在比萨拉比亚地区修建了不少碉堡要塞,没有重炮的话,根本就啃不动他们。

虽然俄罗斯本国也能够生产出来不少像二十四磅炮、三十磅炮和三十六磅炮这样的大口径重炮。但是别忘了,能够生产的出来,和能够正常使用,从来都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

俄罗斯本国自主研发生产出来的火炮,因为冶炼材质杂质过多,再加上铸造工艺也不过关,从而也就导致了炸膛的情况时有发生。

十八世纪初,一直到现在的十八世纪末,俄罗斯生产的火炮因为性能问题一直没有能够得到解决,久而久之,俄罗斯陆军的那群宝贝炮兵,都懒得用自己本国生产铸造出来的火炮,宁愿花大价钱从奥地利和法国去进口火炮。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了,俄罗斯的军工制造业一直截止到十九世纪中叶以前都很烂。

在这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之后,俄罗斯也是彻底地依赖上了奥系军械,又陆陆续续地向奥地利提出了不少军购订单。

经此一事,奥系军械也算是在欧洲各国慢慢开始打出自己的口碑了。像瑞典、丹麦、荷兰、以及其他德意志邦国和意大利邦国也都开始向奥地利提出军购订单了。

只不过,虽然奥地利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是军工制造业的产能还没有高到那种地步,因此国内的兵工厂也都纷纷犯了难。

这个时代,欧洲各国普遍用的都是砂模铸炮法,所谓砂模铸炮法,就是用砂子制造铸模。砂模铸造需要在砂子中放入成品零件模型或木制模型(模样),然后在模样周围填满砂子,开箱取出模样以后砂子形成铸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