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玄奇 > 寒门屠户之子的科举日常 > 第171章 新年新气象

第171章 新年新气象

大年初一的一早,李茂又来了书院,主要是带来了两套崭新的衣服。

一套靛青色,是王明远的尺寸;另一套深灰色,比王明远的明显大了好几號,一看就是狗娃的。

“来来,试试看合不合身。”李茂拿起那件灰色的,招呼一旁刚凑过来的狗娃,“狗娃,这是你的。我瞧你这半年躥得快,去年的衣裳袖子裤腿都短了一截,过年嘛,按咱们秦陕的规矩,就得穿新衣!”

狗娃眼睛一下子亮了,惊喜地“嗷”一嗓子,有些不敢置信地搓著手:“李茂叔,你真好!这……这真是给我的?”

“傻小子,不是给你的给谁的?快试试!”李茂笑著把衣服塞他怀里。

狗娃嘿嘿傻笑著,手忙脚乱地脱下旧外衫,小心翼翼地把新外衫穿上。

大小正合適,肩膀、袖长都余了点空间,正好够他再长一截。他爱不释手地摸著光滑的布面,笑得见牙不见眼:“我很喜欢!没之前那件那么紧了,我正愁要不要过完年去买件新的!谢谢李茂叔!”

王明远看著狗娃那高兴劲儿,心里也暖,对李茂道:“李茂兄,又麻烦你了。这些琐事,总让你操心。”

李茂摆摆手,浑不在意,“年节穿身新衣,精神!图个吉利!”

他又拿起那件靛青色的递给王明远:“明远兄,你也试试你的。”

王明远接过换上,尺寸分毫不差,针脚细密,用料也扎实。

李茂总是这般细心周到,这些生活上的琐碎事宜,他几乎都提前想到了,且处理得妥妥帖帖,让他能毫无后顾之忧地专心学业。

“李茂兄,多谢。”王明远郑重道谢。

“谢啥,应该的。”李茂笑著,又像是想起什么,从怀里掏出个小本子,“对了,明远兄,这几日趁著年节,几位相熟的教諭府上,柳山长府上,还有师兄府上。咱们得去走动走动,送份年礼。礼单我都擬好了,你看一眼,若无不妥,这几日便抽空去一趟。”

王明远接过那写得密密麻麻的小本子,上面不仅列了各家名號、礼品內容,连哪位教諭家住何处、家中大致情况、喜好忌讳,都备註得清清楚楚。

他这才恍然想起,自己平日只顾埋头书本,这些人情往来,竟几乎全是李茂在背后默默打理。他甚至说不出周教諭家是住在书院东侧还是西侧。

一股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有感激,也有惭愧。

他抬头看向李茂,语气无比诚恳:“李茂兄,真是……多亏有你了。这些事,我竟从未关注过。日后若我真有侥倖……能为官一方,定要请你来做我的钱粮师爷,不,钱粮主事!替我总理这些事务我才放心!”

李茂闻言,先是一愣,隨即朗声大笑起来,笑容里满是坦荡与义气:“哈哈!好!明远兄,这话我可记下了!到时候你可別嫌我算帐囉嗦,管得太宽!说不定到时候我还真能帮上忙呢!”

两人相视而笑,一种无需言说的信任与默契在空气中流淌。

接下来的几日,王明远便跟著李茂,提著精心准备的年礼,穿梭在湘江府城和书院周边的巷弄里。

一圈走下来,王明远感触良多。

他忽然意识到,自己在这湘江府,不知不觉间,竟也已有了这些许人脉和牵掛。不再是最初那个全然陌生、只知埋头苦读的异乡学子了。

还有一事,便是自打那晚在凉亭听元沧澜吐露了心底的往事,元沧澜来寻他的次数也明显多了起来。不再仅仅是为了请教算学,甚至经义中某个疑难处也会討论几句。

而且元沧澜不愧是当年长安府乡试的解元公,学问根基扎得极深,尤其是对《春秋三传的见解,常有独到之处,让王明远这个《春秋初学者受益匪浅。

就这样,休沐的日子过得快,眼看就要结束,书院里归来的学子也渐渐多了起来,空气里重新瀰漫开一股紧绷的、为学业奔忙的气息。

王明远不敢懈怠,开始著手准备给周老太傅的新学期“课件”。

这位老大人学习能力之恐怖,让他丝毫不敢掉以轻心。不过短短数次授课,老太傅不仅完全掌握了他教的“竖式运算”、“方程”之法,甚至举一反三,提出的问题愈发深奥,隱隱已触及更精妙的算学领域。

就在王明远考虑,接下来是不是该讲前世的“一元二次方程式”的时候,斋舍门外突然传来一阵熟悉的、带著欢脱劲儿的大呼小叫。

“明远兄!明远兄!我回来啦!快帮我开下门!我给你带了好多好吃的!”

正是同斋舍的舍友李昭回来了!

王明远刚打开门,李昭就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肩上扛著、手里提著好几个鼓鼓囊囊的大包袱,脸上被风吹得通红,却洋溢著过年吃好喝好的满足笑容。

“哎呀呀!可算到了!好久不见明远兄!”他一股脑儿把包袱卸在桌上,震得茶杯都晃了晃,然后张开胳膊就想来个熊抱。

王明远笑著侧身避开:“宴之兄,一路辛苦。家里一切都好?”

“好!好得很!”李昭兴奋地搓著手,开始迫不及待地解包袱,“我娘给我做了好多好吃的让我带给你!你看这是粉蒸肉,这是腊鱼,这是糍粑,这是酥……哦对了,我娘还特意让人给你和狗娃各做了一双厚鞋,说书院冬天冷,脚底下暖和最重要……”

他嘰嘰喳喳,如数家珍般把家乡年货一样样往外掏,瞬间堆满了半张桌子,香气四溢。

隨著东西掏完,他又开始眉飞色舞地讲起过年回家的趣事:他爹见他拿了膏火银回去,如何乐得合不拢嘴,破例允许他喝了三杯酒;他娘如何变著样给他做好吃的,恨不得把他半年瘦掉的肉全补回来;还有他如何跟儿时玩伴吹嘘书院见闻,尤其是那首《沧海一声笑引发的轰动……

斋舍里充满了李昭活力四射的声音和食物的香气,之前的热闹的书院生活仿佛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