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时代与命运
中书郎褚爽回到府里,妻子庾氏亲自上前为他更衣。
“夫君入宫大半日,想必一定腹中飢饿,不如先用些清食垫补垫补?”
庾氏一边为他整理脱下的朝服,一边说道。
换了身居家开襟衫,褚爽斜倚榻上,疲倦而又舒服地长舒口气。
“不了,回府路上用了些果脯糕饼,倒也不怎么飢饿”
庾氏坐在榻边,为丈夫轻轻敲打腿部:“夫君今日隨会稽王入宫覲见,一去半日,难道是朝廷里有什么变故?”
褚爽半闭著眼:“还不是为了联姻梁周之事.....
庾氏手上动作一停,惊讶道:“有哪家士女愿意远嫁至关西?还是嫁给北胡君长?”
褚爽笑了笑:“说来夫人只怕不信,桓石虔小女桓灵修,已经选定为联姻对象,嫁给梁广之弟,河东王梁安!”
“桓氏!?”
庾氏愈发惊讶了,“桓氏女君怎么愿意嫁给梁氏氏酋?”
“呵呵,夫人莫急,还有更让人不可思议的!
天子和会稽王还决定把新昌公主嫁给梁广,宗室公主与北酋结亲,倒也算开了晋室先河不过话又说回来,自从社稷南渡,怀帝被毒杀於平阳,羊、梁两位皇后遭掳,这晋室早就没什么脸面了.....”
庾氏震惊於丈夫透露的消息,对丈夫后半句大逆不道之言选择性忽略。
“夫君不是说,梁广並无求娶宗女之意,为弟联姻也是想结交江南士人?
天子和会稽王为何还要下嫁新昌公主?”
庾氏糊涂了,想不明白这上赶著买一赠一是为哪般?
褚爽翻了个身,把前因后果向夫人简单解释了一番。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庾氏听罢甚是无语,不由感慨一声:“会稽王和桓氏之爭,却又牵连两位无辜之人:
特別是新昌公主,本就是个可怜人.....
褚爽笑道:“夫人別看谢氏、王氏、桓氏对联姻北胡深恶痛绝,土民里也是一片口诛笔伐之声,可实际上,愿意嫁女者可不在少数,特別是许多门第不甚高,又或是品第没落之族!
南渡这么多年,惦记看故乡之人不在少数。
每次北方时局稳定些,都会有不少人谋求著返回江北,这一次也不例外。
梁周建號,疆域之广不亚於全盛之时的刘赵,与关东慕容垂双雄並立,北方局势几乎一夜间重回双赵爭霸之时!
可是这一次....”
十褚爽话音一顿,眼前浮现他在平阳时的见闻。
“梁广乃不世雄主,慕容垂却老迈多病,或许用不了多久,北方局势又会迎来大变动桓氏镇守荆襄,对北方局势更加敏感,不会不知道以梁周今日之盛,与之联姻属实是桓氏高攀了....
至於新昌公主,若是梁广接纳她,苦日子也算是熬出头了。
將来,她必定是江南士女人人羡慕的对象,成为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也说不定!”
庾氏白了丈夫一眼,在他腿上轻轻打了下:“妾可不会做那等庸俗女人!
褚爽笑呵呵地道:“夫人乃名门女君,向来只有別人羡慕的份!”
庾氏又笑道:“照此说来,你和谢澹还得再跑一次长安?”
褚爽嘆口气:“或许不止一次,往后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我都会是朝廷联络长安的代表。
今后是少不了要跟周国打交道了”
庾氏正要说话,儿子褚秀之牵著闺女灵媛前来拜见。
褚灵媛见了父亲,甩脱兄长的手跑了过来,扑倒在褚爽怀里。
褚秀之倒是不紧不慢地上前见礼:“父亲!”
“坐吧”
褚爽搂著宝贝闺女,对褚秀之指了指旁边的墩儿,
十二岁的褚秀之礼数周到一板一眼,和褚爽少年时简直一模一样。
褚爽看著这一双儿女,突然想到等孩子们长大,这天下又会是怎样一幅场景?
周王梁广利用结亲结交江南士人,其志之远大,图谋之深远,只怕令人难以想像。
阳翟褚氏早已不復当年之盛,自从姑母康献皇后褚蒜子病逝,帝位转至简文帝司马昱一系,褚氏的外戚身份基本就宣告结束了。
这么多年来,褚氏声势不在,完全落於王谢桓殷几家。
如今会稽王大权独揽,天子皇权反倒有受制於相权的危险,桓氏、王氏对会稽王的不满越来越深,五斗米道在吴地信徒遍地,朝廷屡次清剿不尽....::
他有种预感,或许在北方形势变化之前,江南普室就会迎来剧变。
褚氏和他在剧变之下,又该何去何从...
位於建康津阳门一侧的安风侯府,原本只是一座冷冷清清的普通官邸,近来却突然热闹起来。
今日响午,祠部、太常、宗正来了十几位署令,就连中书省也派来几名通事舍人,一大群官吏、卫士把一座不大的侯府挤得满噹噹。
这些人到来,只为一件事,宣布皇女新昌公主即將再嫁,並且颁赐一批玉璧、玄,
丝帛作为仪礼之物。
再过两日,新昌公主还要入宫拜见天子、李太妃,正式授予国书、符册,代表宗室远嫁至长安。
一身素色裙裳、缩著高高螺髻的司马令容站在门厅外,身边簇拥著几名礼官、宦寺,
正在向她讲解两日后入宫需要注意的事项。
司马令容面无表情,眸光注视著府门外,那里正在更换府邸牌匾。
从今日起,再没什么安风侯府,取而代之的是新昌公主府。
她也不再是桓氏寡妇的身份,而是待嫁的大晋公主。
安风侯是她首任丈夫桓禕的封爵,封邑听说是在豫州安丰郡,一个中等小县。
她从没去过,也不怎么关心。
桓禕死后,她请求天子允许她搬出这里,另选府邸居住。
大子不怎么上心,一拖就是儿年。
她又去求李太妃,也是她的养母。
可李太妃说她还是桓氏之妇,不能擅自脱离夫家。
她无处可去,只能留下,一住就是好多年。
她本以为自己会在此孤独终老,没想到,好兄长司马曜和好弟弟司马道子又想起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