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广已经下詔,调李方从蒲坂火速赶回,参加完即位典礼,就赶到普阳坐镇。
往后周、代、魏、燕四国间的代理人战爭,就由李方全权主持。
想到李方,梁广惆悵地呼出口白气,大半年没见,还真有些想念这傢伙。
李方、梁安不在身边,他连个说心里、发牢骚的人都没有。
这也是他感到心情憋闷、烦躁的原因之一。
他有太多话想说却又找不到人说,有些话不能对身边的女人说,警如王世子的定立,
这是一个连符盈都要极力迴避的问题。
目前他有三个儿子,庶长子梁恪年近四岁,嫡长子梁桓不满三岁,幼子梁衍乃郭元君所出,还不满一岁。
郭元君如愿以偿地生下儿子,在一眾夫人里,特別是面对符盈、慕容娥英时,腰杆子都硬气了不少。
梁恪相貌脾气都很像他,身体健壮力气大,性情也很刚强。
梁桓聪慧喜静,性子略显柔弱,生过几次病,目前来看身体还算健康。
不出意外的话,王世子將会在二人之间诞生。
按照宗法嫡长继承制,梁桓无疑是王世子不二人选。
韦洵、崔、王买德三大巨头,以及皇甫毅、苟平、王懿、王苗..::.还有眾多士族出身的臣僚,也都是偏向於支持梁桓。
只是他这位主上的態度悬而未决,无人敢轻易表態。
悉罗多、慕舆盛、慕容越、王宣这些鲜卑、匈奴將领,自然是希望有鲜卑王族血统的梁恪成为王世子。
臣僚们明里暗里的態度,梁广大致能清楚。
按照他的意愿,本不想过早的决定王世子人选。
一来他还年轻,儿子们也还年幼,不必急於一时。
二来两个儿子心性未定,將来是什么样谁也无法预料。
三来他本人倾向於维护嫡长制,毕竟在当今时代,官僚政治尚且不成熟,皇权始终无法摆脱宗族门阀的影响。
而嫡长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也是平衡各方、稳定政权的有力制度。
可梁桓性情柔善,比起梁恪显得软弱了些,能否接掌权位,应对將来可能更加复杂的局面,梁广心里也没底。
更重要的是,梁恪的身体强壮太多,只要不是天灾人祸,顺利长大成人没有问题,
梁桓身子骨就弱了些,不时有风寒咳症,虽是些小病小患,可在当下时代,梁广不能確定他是否能长大成人。
在这件事上,梁广自己也有私心,既不想让符盈失望,又想给梁恪一个机会。
他可不想等到两个儿子成年之后,再来后悔今日之决定。
后世李二对长孙无忌道出的那句“英果类我”,不知给李唐王朝带来多少血雨腥风,
兄弟仇杀。
他也算是借鑑后世经验,来儘可能规避当下风险。
这些话他不能对符盈说,更不能对慕容娥英说。
也只有李方、梁安能听他发发牢骚,可惜两人一个在蒲坂一个在晋阳。
柳杰似乎看出他因何而心绪不佳,默默骑马跟在一旁,落后小半个身位,
积雪堆满街边,爆竹声不绝,行人车马川流不息,洋溢著新年將至的喜庆气氛。
梁广勒马,看著一处民宅前,一对年轻夫妇带著一儿一女在燃放爆竹,翁婆两个老人笑呵呵地更换桃符。
从他们的欢笑声里,梁广感受到了切切实实的安寧幸福。
“柳杰....”
“大王?”
“年关將近,你高兴吗?”
柳杰看著他,又看了眼那户民宅人家,轻声道:“周国筹建,大王进位,臣自然高兴!新年將至,我周国也將迎来新气象,不光臣高兴,八郡之上的周国臣民,都將为大王所贺!”
梁广默然片刻,呵出口浓浓白气:“可为何唯独我感受不到高兴欢喜?这莫非就是高处不胜寒的道理?”
柳杰咀嚼著他的话,目露惊异:“大王此言,当真精闢!正所谓王者往也,天下所归往”,在臣看来,这“往”字,代表的就是离群孤雁!
王者,註定孤往!”
梁广惊讶地看著他,“听你话中之意,倒是能明白我心里为何不寧?”
柳杰碘地笑了笑,拱手道:“昔日,禹王凿龙门,独执末帮立於砥柱,浪头打碎冕亦不退半步;文王演周易於美里,卦象里藏著八百诸侯,文王惊骇,却无一人可诉,只能默藏於心.
臣以为,非是王座寒凉,实乃天命所系者,须以孤月之姿悬照山河!
魏武横,谢安围棋,皆是惊雷藏於胸腹。
有道是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鑑也”!大王胸中丘壑,本就该是千峰独对之景!”
梁广证证地听著,一番话让他好半天回不过神。
他脑海里纷杂的思绪,轰然间像是找到了光明出口,有种蜂拥而出的畅快感!
是啊,正因为他是王者,身居方方人之上的独尊之君王,才会感受到这份孤独和惘然。
正因为他大权在握,王国之內所有利益繫於一身,所以他才无处倾诉!
这是身为王者才能感受到的心境!
孤家寡人可不是白叫的!
忽地,街边一处酒传来欢歌声,一群贩夫走卒正聚坐在火塘边,温酒畅饮高歌:
“琼霰碎金甌,浮掷玉鉤!
今朝白鸥盟,不美万户侯!
哈哈哈”
梁广侧耳倾听一阵,不由得笑了起来。
“柳杰!”
“大王?”
“不去玉波了,就在这街边酒小酌几杯!”
“啊!?大王”
不等柳杰反应过来,梁广脱下裘袍大擎扔给他,跨下马径直走入酒,要了张矮案奏到火塘边坐下。
起初一眾酒客见他身形高大气度不凡,衣著也甚是不菲,一个个很是拘谨。
没一会,梁广掏出块银饼拍在矮案上,扬言今日家中有喜,为图喜庆邀请酒护里所有酒客畅饮,顿时引来一阵欢呼声。
商贾们都把他当成哪家权贵门下的豪客,围著他敬酒不停。
梁广大笑著来者不拒,与一眾酒客高歌畅饮。
柳杰怀抱擎衣,站在酒外看著这一幕,只觉感慨顿生。
谁能想到,堂堂周王竟然在领受册命詔的首日,独自跑出府衙,和一群贩夫走卒坐在一起高歌痛饮....
半月后,平阳城举行盛大的封国典礼。
周王梁广身穿日月华章袞服,头戴九冕,登上祭坛祭告天地,祭祀社稷坛。
梁氏宗庙修筑於平阳城南,梁广亲往举行告庙礼。
梁广及其王后符盈的册书、印璽、车服仪仗,一律按照天子標准减一等置备。
典礼结束,梁广携王后御临王宫明仪殿,赐宴与群臣贺。
平阳城內军民饗食三日,八郡减赋三成,一时士民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