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间窗口竹竿上晾晒的玻璃丝袜滴著水,落在楼下老虎灶蒸笼腾起的热气里。
穿香云纱短褂的娘姨用铜銚子给东家打洗脸水,木楼梯吱呀声惊醒了蜷在美人靠上的玳瑁猫。
梳著爱司髻的少奶奶们倚在石库门天井里,边嗑瓜子边比较著永安公司新到的巴黎香水。
不少人都有些愕然。
因为很明显的,《旗袍大婚好像,和之前的几部风格都不太一样。
“这好像有剧情了?”不少人都浮现这样的问题。
当然了,其实《旗袍大婚就算有剧情,也只是简单的剧情而已。
而且採取的都是“默片”的形式,並没有什么对白可言。
但是哪怕如此,也还是让现场的观眾都有些惊喜。
毕竟,本来大家就是来看一场“旗袍”秀的,也没有指望有什么剧情,大家又不是第一次看“婚礼”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惊喜,来自於前面五部婚礼大片给大家刻下的印象,因为前面的那些片子都没有剧情,所以这里突然开始出现剧情,就让大家莫名地觉得惊喜。
而刚才开头的这一段,其实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展现那个时代的石库门里的市井烟火!
显然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其实陈默之所以这么玩,还是因为,上海滩真的很特別,特別那个特殊的时代,这里可谓是风云际会之地。
不弄点別的东西,就显得有些太浪费了。
画面一转,男主角来到了“和平饭店”!
可以说,只要提到上海滩,和平饭店就是绕不开的地方。
陈默饰演的男主角,和高媛媛饰演的女主角,初遇的舞厅戏堪称视觉奇观:
水晶吊灯折射著爵士乐队萨克斯管的金光,穿白西装的菲律宾乐手腮帮鼓成青蛙
穿倒大袖旗袍的名媛们手袋里露出蜜丝佛陀粉盒,男士们西装口袋的怀表链隨著布鲁斯节奏轻晃。
当陈默饰演的男主角一个滑步搂住高媛媛的腰时,镜头突然切换到窗外——黄浦江上的外国军舰的探照灯扫过,与舞厅旋转灯光在玻璃上交织成万筒
隨后的画面,是四马路的纸醉金迷。
反派设局的赌场戏暗藏玄机:百乐门舞女大腿上別著的镀金小手枪,在霓虹灯下闪著危险的光
青帮大佬摩挲著翡翠扳指,身后保鏢的斧头藏在《良友画报折迭处;
赌桌上美国香菸盒堆成的“金字塔”突然坍塌,露出下面印著镰刀斧头的传单。
虽然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什么和婚礼相关的剧情,而且也没有任何台词,但是观眾却看的津津有味的。
仿佛不是在看婚礼宣传片,而是在看那个时代的十里洋场,风云际会之地。
在被追杀的场景中,陈默用微观视角还原了老上海质感。
皮鞋踩过积水坑,倒映出先施百货“统税免税”的霓虹gg,子弹击碎沈大成糕团店的橱窗,条头糕的糯米馅粘在反派油头粉面的脸上。他跃上电车逃命时,车头“大世界”的彩灯正好照亮高媛媛在永安公司橱窗前试戴珍珠项链的侧脸。
空袭警报响起时,镜头定格在小菜场,穿阴丹士林蓝布裙的女学生把最后一块钱塞给卖白玉兰的老嫗,穿童子军制服的小男孩死死护住竹篮里两个染血的梨膏,穿长衫的教书先生用身体盖住哭泣的婴儿,他的圆框眼镜碎在秤盘里。
当空袭警报的余音在银幕上渐渐消散,画面突然转入极致的静謐。
一弯残月悬在和平饭店的尖顶,黄浦江的波光碎成千万片银箔。
镜头沿著旋转楼梯缓缓攀升,雕铁栏的阴影如乐谱般爬满墙壁,最终停在一扇描金红漆门前——门缝里漏出的光,正隨著《夜来香的旋律轻轻摇曳。
推门而入的剎那,整个影院响起整齐的倒吸冷气声。
三百平米的中厅被改造成旧式婚礼堂:八盏宫灯垂著朱红流苏,正中喜幛上的金线双喜字足有圆桌大。
更惊人的是四壁装饰——左侧是用百张老股票拼成的华尔街铜牛浮雕,右侧是南京路霓虹灯牌组成的“囍”字电路图,中西交融得囂张又妥帖。
但所有这些,都在新娘转身时沦为陪衬。
高媛媛一袭正红緙丝龙凤褂亮相,衣摆九只金凤每片羽翎都缀著米粒大的东珠。当她抬起广袖敬茶时,腕间翡翠鐲与银匙相撞的脆响,竟让前排观眾下意识摸了摸自己被震麻的后颈。
突然爵士乐变调为嗩吶,《百鸟朝凤的旋律里,陈默著玄色贡缎长袍跨火盆而来。
婚礼高潮在“三拜”后降临:十二位穿阴丹士林蓝布裙的童女手持宫灯开道,灯罩上竟然投影著新人从舞厅初遇到枪火定情的黑白影像。
当队伍行至露台,外滩所有建筑突然集体亮灯——和平饭店的绿顶打出“百年好合”,海关大钟的指针定格在7:07七夕时辰,连黄浦江游轮都拼出巨型同心圆。
“臥槽,这不是特效!”前排眼尖的观眾突然指著银幕右下角——镜头扫过观礼嘉宾时,竟出现真实坐在影院里的自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