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D收藏抖音小说-笔趣阁
抖音小说Douyinxs.com
抖音小说-笔趣阁 > 历史 > 明末黑太子 > 第1204章:夜袭奥军

第1204章:夜袭奥军

只是由于一种武器的意外出现,使得实际战况走向了另外一条路

机枪、加农炮、左轮步枪、手榴弹结合起来,加上奥军的拼死抵抗,使得贾马尔的原地防御战术收到了奇效。

索别斯基的翼骑兵在这种情况下完全起不到摧城拔寨的作用,连基本的冲阵功能都被对方打得丧失掉了。

考虑到接下来,对岸还有侯赛因的主力需要消灭,索别斯基就选择带着余下部队暂时撤出战斗了。

损失超过三万翼骑兵,这已经算是对得起利奥波德此前出兵克拉科夫的人情了,战损数量再多的话,索别斯基也承受不了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现在翼骑兵就算靠近对方的防线,面对几乎密不透风的车阵,也根本冲不进去。

骑兵没了坐骑的冲击力,又丧失了速度优势,对付奥军步兵就完全落于下风了。

坐在马上跟奥军步兵进行对射,这是任何联军骑兵都打不赢的模式啊!

至于那种可以连发的武器,也没抢到一部,这是让索别斯基最为懊恼的地方。

如果利奥波德的手下能够抢到或者缴获,他一定要好好过去看看,然后想想能否进行仿制。

这种武器对骑兵造成的杀伤真是太大了,目测对方拥有的数量也不是很多。

但索别斯基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一旦这种可以连发的武器越来越多,那么今后骑兵的作用必将被大幅度的削弱。

或许奥斯曼不会制造这种武器,然而明帝国呢?

对方的坦克肯定是明帝国提供的,真是太可恶了!

利奥波德的步兵也装备了五百辆战车,实际上就是给车厢安装了铁板。

远距离扛不住重炮,近距离被小型加农炮打上也会变成一地的零件

利奥波德的重炮部队在开战一刻钟之后,就基本上处于需要重新装备的状态了。

对方射速太快,从校准到命中,用不了十分钟的时间,己方的炮兵实在是打不过。

余下就是靠释放的战场烟雾,让步兵混烟进行大规模冲锋。

除此之外,也没别的好办法了,不然就得全员后撤,引对方主动出击。

由于之前索别斯基的损失,利奥波德现在也不能下令取消进攻了。

否则那么多翼骑兵就等于白损失了,也让此前的进攻失去了意义。

索性翼骑兵也给敌军造成了上万人的伤亡,这就是己方继续进攻的原因所在。

利奥波德自己也不相信己方先用十万骑兵冲锋,后用十万步兵冲锋,还不能击败这股敌军。

哪怕将目标换成眼下欧陆不可一世的法军,恐怕也能给对方造成极大程度上的重创了。

由于奥军火力依然很是凶猛,打得企图混烟进攻的联军步兵很难快速冲杀。

一些骑兵以及坐骑的尸体,便悲惨地沦为了步兵的临时掩体。

在这些步兵看来,死人的作用就是为了保护活人的安全。

利用战马的尸体开火,起码命中率方面会比站立举枪射击要高一些。

混烟冲锋的副作用就是看不清对方,开火也就是蒙射而已,根本不指望能打到猎物。

贾马尔已经让一线的步兵歇口气,在敌人尚远的时候,他完全不需要用步兵来精确射击。

远距离用重炮,中距离用迫击炮,等到目标冲进三四百英尺的距离,再让步兵开火就行了。

平均每挺机枪还剩一半的弹板,应该够用了,距离既定的报废额度也为期不远了。

就算是役能够击退敌军,上司侯赛因恐怕也只能看到一批报废了的机枪了

不过机枪的作用就是杀敌,只要能用到正地方就行了。

今天的战况绝对符合这种武器的适用条件,而且战果堪称辉煌。

不光是机枪,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自己这趟携带的所有弹药和粮草,都很难运抵侯赛因所部那里去了。

敌军将会不惜一切代价切断己部与己方主力的联系的,往后如何行事还得另想办法。

但是先得打退敌军的疯狂进攻再说,要让陛下知道自己给敌人送了一批先进武器,那脑袋就不保了

等烟雾消散大半之后,联军步兵的确冲到了非常理想的距离。

不同于目标比较大的骑兵,除了战车之外,奥军用轻武器的确很难消灭多如蚂蚁的敌人。

为此,奥军这边又故计重拾,开始让对方品尝“无比甜蜜”的手榴弹雨。

联军步兵也已经装备了胸甲,但腿部是没有铁板防御的,成了致命缺点。

一旦被炸伤腿部,便会瞬间丧失战斗力,倒在地上哀嚎不已。

冲到近前的联军步兵至少有一半倒在了手榴弹的爆炸之下。

他们感觉对方仿佛有扔不完的手榴弹,这种武器甚至比己方的兵力还要多得多。

贾马尔将给侯赛因准备的手榴弹,基本上都用来保命了。

反正如果自己无法全身而退,这些弹药也就会成为对方的战利品。

与其那样,还不如直接用到正地方。

要是扔一颗手榴弹炸不死一个敌人,那就扔两颗!

由于敌人蜂拥而至,已经有上千联军步兵爬到了坦克或战车近前,有的甚至从彻底溜到了阵内。

奥军这边也被迫开始了白刃战,但好在冲进来的兵力并不是太多。

贾马尔也考虑出动骑兵进行反击,可一旦下令就意味着己方骑兵会被己方炮火所殃及。

考虑再三,最终也没有开口,还是决定依托防线与火力优势来继续抵抗。

骑兵部队此前除了一万人作为反击力量之外,余下的部分都被用来充实四向的防御力量了。

如果此时出击,遭遇对方数倍的骑兵,恐怕也会遭到重创,莫不如留在阵内,至少还能配合步兵与炮兵作战。

看到倒在对方枪炮下的步兵已经不下两万人,利奥波德仍然没打算收兵撤退,那就等于宣布此次进攻遭到了挫败。

他的心理预期在百分之四十,损失超过这标准,才会考虑撤退的事情。

本来就对侯赛因的主力有所忌惮,想要后发制人。

现在再打不下来其增援部队的话,是役以后还怎么打?

实在不行,就再派十万步兵过来,配合现有的兵力以及索别斯基的骑兵,再冲一次。

利奥波德认为既然是役将会决定欧陆今后的走向,甚至几个国家的命运,那就绝对不能害怕伤亡。

如果三十万人连五六万敌人都消灭不了的话,那这仗就不用再打了。

只是战场距离己部包围布达城的位置尚远,让增援部队走过来,也要日落了。

到底是连夜进攻,还是翌日等天亮之后再重新集结,利奥波德暂时还没想好。

但调集援兵的命令很快就下达了,消灭这股增援的敌军是眼下的头等大事。

为了避免变成添油战术,利奥波德命令久攻不下的步兵全线撤退。

等援军之后,投入战场的新部队在凌晨时向敌军发动夜袭,争取一举吃掉猎物。

七月十八日凌晨一点,十万神圣罗马帝国的步兵开始悄无声息向目标靠近。

贾马尔命令每五分钟便向天空发射一批照明弹,防止敌军偷袭。

之所以有这种判断就是他发现敌军根本就没撤远,就在距离己方不到三英里的位置修整。

也就是说,敌人根本就没放弃吃掉己部,夜袭很有可能是对方在情急之下的首要选择。

不过也不是没办法对付夜袭,一来可以用照明弹来发现敌人,二来还有这次带来的土特产。

贾马尔命令手下将之前埋在地下的油桶都挖出来,之前是为了避免被引爆,现在就没那个顾忌了。

对方敢偷袭,正好可以让他们尝尝油桶爆炸的厉害!

两千桶原油被埋设在防线的四个方向上,就等着对方上钩了。

反之,自己也不会损失什么,等天亮之后,这些玩意还能派上用场。

贾马尔的担心是多余的,急于获胜的利奥波德在当夜就命令投入战场的有生力量发动大规模夜袭。

由于人太多,没等冲到一千英尺的距离,就被奥军发现了,随后夜袭变成了夜战。

有了夜色的掩护,对方的命中率大幅度降低,神圣罗马帝国的步兵也就不会害怕了。

只要没有崴脚或中弹,便会发疯似的往前冲。

军官已经下令,只要冲入投掷手榴弹的距离,将手榴弹扔进对方那边,己方便可击败敌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