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版的大明地图,除了原有的范围之外,已经将整个檬古、鲜卑利亚、西域、缅甸、南洋群岛、澳洲等地,全都囊括进来了。
三分之一个北美算是张献忠的地盘,暂时没有直接划归大明境内,即便如此,也创下自开朝以来的国土面积历史记录。
如此一来,超级大明帝国的雏形便已经具备了。
北到北极,南至塔斯马尼亚岛,东至堪察加半岛以东的科曼多尔群岛,唯有西部边界暂时还没有确定下来。
某新皇的目标是乌拉尔山至咸海一线,最起码要把汗血宝马的产地给据为己有。
根据出征西域周遇吉与孙传庭的报告,某新皇期待许久的顺鸡与李自成的火并没有发生。
顺鸡走的是金山、布伦托海、巴尔喀什湖这条“北线”。
而先抵达西域的李自成与柴时华两部叛军是经吐鲁番抵达博斯腾湖,后来被大明王师一顿狂追,跑到了上千里之外的伊塞克湖。
某新皇从来不干涉在外自行领兵的将领的指挥,不过可以给他们小小的提示。
西域不同于东北或者关内,属于极度缺水的地方,叛军一定会沿着河流逃窜。
可能的落脚点也会是更往西的河流或者湖泊,否则人马跑不了多远便会被活活渴死。
而且叛军与辫子两部人马都是拖家带口的跑路,行军速度绝对没有明军快,故而追击起来是比较容易的。
对方不打算跑路,留在原地与有飞艇和坦克的大明王师决一死战,那就更好了,直接将它们团灭就行了。
眼下铁路已经从哈密卫修到了吐鲁番,不过没有继续向西,而是先折向西南,直接向博斯腾湖的方向修建。
而后再折向西北,向亦力巴里城的方向铺设,然后再折向北,铺到巴尔喀什湖东岸。
如此一来,便可以保证沿途驻军与火车所需的水源了。
西域铁路线一旦建成,便意味着大明可以控制半个亦力巴里了。
当地土著在铁路沿线根本不可能打得过大明王师,剩下半个亦力巴里收拾起来就容易多了。
跟对付草原土著的策略一样,威逼加利诱,在军事威胁与平价易货面前,没人扛得住。
铁路全线通车,大明的土特产便会大量运抵西域地区。
届时将酋长们发展成经销商,其余的事情便可迎刃而解了
某新皇的计划便是西域铁路从巴尔喀什湖经咸海修到里海,利用这条铁路将中亚地区直接打穿。
鲜卑利亚铁路则是从檬古北部修到乌拉尔山,一旦有事,明军从北都出发,在二十天之内便可抵达乌拉尔山。
到明年秋季,贯穿草原的铁路便可建成通车,等于修完了三分之一的线路。
根据工部的估计,要将整个鲜卑利亚铁路建成,大概需要十五年以上的时间。
这还是在没有罗刹人袭击的情况下,否则工期将会延长到二十年以上
某新皇如此执着修这条铁路的原因之一,便是乌拉尔山以东二百里,便是后世著名的秋明油田!
一来能利用这条铁路控制鲜卑利亚,打压沙俄向东扩张。
二来也能将秋明油田的石油源源不断地运往关内,促进大明工业的发展。
综合考虑,某新皇认为这条具有战略意义和经济价值的铁路,是绝对应该修建的。
大明王师力争在五十年之内,收复整个鲜卑利亚。
这片土地的面积比关内还要大,目前面临层出不穷的哥萨克的袭扰。
某新皇一方面命令老将杨展指挥十万明军从北地藩国的地盘发动西征,另一方面让喀尔喀檬古诸部出兵北上。
在配合修路大军的同时,利用檬古骑兵机动灵活的优势,不断打击南下的哥萨克骑兵。
抓获或干掉一个罗刹人,便可得到五十银币的奖励。
对草原土著们来说,这也算是不小的诱惑了。
某新皇心里很清楚,参与征服东方行动的罗刹人不会超过一万。
这便意味着自己拿出去的银币不会超过五十万,既然总成本是可控的,那就可以假大方了
喀尔喀檬古出兵的规模不会低于三万,所要对付的罗刹人不会超过三千,可能也就一两千人而已。
最重要的是,除了一些证明敌人身份的物件之外,其余战利品都归各部落所有。
等于重演了当年对关内的劫掠,只不过下手的目标换成了罗刹人。
出于拉拢这些新附的漠北土著,某新皇还下令简单武装了这些狗腿子。
每个部落都获得了一批迫击炮和手榴弹,酋长还得到了一小批左轮火枪,能够装备卫队。
等换装之后,檬古骑兵就再也不怕罗刹人的燧发枪了。
离得远可以直接用迫击炮轰,距离近的话,策马冲杀便是了。
连胸甲与头盔,某新皇都卖了一大批,毕竟是配合明军作战,不能让狗腿子太过寒碜。
也不怕他们叛乱,因为檬古骑兵的威力,七成以上体现在战马上。
没了马之后,他们就成了脱水的鱼了,距离咽气为期不远了。
有了蒸汽坦克之后,檬古骑兵对大明王师的优势便不复存在了。
想要活命,就要乖乖跟着大明王师征战。
居心叵测,甚至反戈一击,其结果就是连人带马都变成烤肉!
在看过了进入草原的明军的装备与演习之后,那些心怀而已的家伙也就老实了。
傻子都看得出来,双方实力差距过于悬殊,胜负一点悬念都没有。
大明皇帝承诺不动自己的草场,还能平价易货,自己再不配合便是自寻死路了。
尤其是顺鸡带着清军跑路之后,喀尔喀各部讨价还价的本钱就没了。
在意识到情况不妙之后,最终只能跟漠南檬古一样,归顺大明。
当初顺鸡跑路的时候还卷跑了喀尔喀的一部分部落,比较起来,剩下的人都感觉自己占了大便宜,无需跟着那厮风吹日晒的去西域了。
大明皇帝还承诺,凡是伤员都会用火车运抵“忽兰忽失温”的医院进行救治,免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各部落的酋长们也明白,若是罗刹人再往南进兵的话,就要进入自己的草场了,这是他们绝对无法接受的事情。
大明皇帝都没抢自己的草场,罗刹恶鬼却惦记上了,那不打他们,留其何用啊?
己方以多打少,利用十倍的兵力优势来收拾罗刹人,岂不是可以屡战屡胜?
在多重因素的刺激下,草原酋长们对于北进行动是比较积极的。
从指挥该部人马进攻的万礼的奏报内容来看,大致是这样的。